逆流伐清_第二百五十八章 坦誠相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陳亮:“自古複興之盛,無出於光武矣。奮寡而擊眾,眾弱而複強,起家徒步當中甫十餘年,大業以濟,算計見效,光乎周宣。”

“殿下醒了。”段琬兒輕喚了一聲,從速命人去端醒酒湯,一邊幫朱永興揉著額頭,一邊嘴裡還輕聲抱怨道:“怎喝了那麼多酒?王妃臨行前交代叮嚀,要殿下重視身材,如果曉得了此事,定要懲罰部屬。”

“漢高祖、高天子皆出身於布衣,殿下皇室貴胄,天錫義勇,柔遠以德,愛慎性命,德至渥也。”賀珍意味深長地說道:“光武帝雖雲出身布衣,倒是漢朝宗室以後,與殿下相差彷彿。”

“殿下賢明神武,仁厚素著,本日之肺腑之言,末將等感激涕零。”李來亨代表世人慷慨表態,“末將等願肝腦塗地,竭股肱之力,以效涓埃!”

在中國的曆代帝王中,漢光武帝劉秀是獨一一個同時具有“複興之君”與“定鼎帝王”兩項頭銜的天子。劉秀的“複興”,是重修了一個新的王朝,隻不過這個新的王朝仍然相沿了“漢”的稱呼罷了。

“光武帝數年之間,廓清四海,雖曰複興,與夫始創業者,庸有異乎?”王光興矯飾著本身的學問,說道:“殿下於大廈將傾之時崛起,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功業與光武帝相去不遠矣。”

夜陰一刻一刻地深了起來,玉輪也垂垂地放出了光芒。難以入眠的又何止朱永興。夔東諸人正坐在一起。簡樸的幾個小菜,輕酌慢飲,似談天,又似籌議。

“那緬甸的聖上呢?”黨守素對永曆並無豪情,反倒遭遭到架空和輕視,但對因而誰當天子這個題目,現在倒是非常正視,“我們願作殿下的功臣,可如果聖上返國,我們又該如何?”

與其說崇禎是有魄力,倒不如說是魄力用錯了處所。在國度暴力機器之下,江南的那些富豪士紳無所動,偏要難堪那些受災的老百姓。要說富豪士紳能量大,可還能抗過刀把子?加稅征糧,不平就抄家,損不足而補不敷,應當不比動用雄師前去彈壓民亂代價大吧?

但崇禎一遇兵敗城毀的事,隻是一個勁兒地下“罪己詔”,但這有甚麼用呢?對一個天子來講,要緊的不是打動臣民,調換老百姓的幾滴眼淚,要緊的是,朝廷得拿出賦稅,拿出政策,佈施哀鴻,讓老百姓回家種地,起碼得停止橫征暴斂,因為在天下洶洶的局勢麵前,加征無異於“驅羊飼虎”,但崇禎是直到吊頸之前一個月還在嚴辭催逼賦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