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多年不孕,幾年前曾為李大伯典買了個丫頭。丫頭生完兩個孩子,又被家人贖買歸去嫁人了。
李綺節才一翻開熏得黑漆漆的鍋蓋,沸騰的熱氣中便有一股極其芬芳的藕香、摻著濃烈的肉香味道,劈麵而來。
李綺節昔日裡最不喜好朱家人,聞言便不歡暢道:“何為拿咱家的米湯送人,她自家的米湯呢?”
朱家幾個小娘子滾在李宅門前淒厲哭號,賴著不肯走。
很多人家的婦女不肯為丈夫納娶二房,甘願買個小丫頭,生下一男半女後,就遠遠打發掉。如許既能為家中開枝散葉,又不消擔憂小妾仗著庶子庶女作妖。
周氏不是刻薄人,對大女人不壞,大女人走了後,她把李昭節和李九冬姐妹倆當作本身的孩子一樣對待。不過她脾氣急,平時說話嗓門大,姐妹倆都有點怕她。
老阿姑是間壁朱大郎的老孃,因著輩分高的原因,鄰裡都要尊稱她一聲“姑”。這老婆子長得精乾細瘦,為人最是重男輕女,又吝嗇鄙吝,整日守著家裡的私房,不給兒媳、孫女一個銅板。
凡是鄉裡誰家小兒偶然間衝撞朱家,朱家娘子就帶著幾個小娘子,如販子惡妻普通,滾地撒潑,嚎喪不止。
而那些費事人家,將家中的小娘子典賣出去,等過幾年,找主家說討情,再贖買回家,打發小娘子嫁個鰥夫或是財主,還能再換一筆豐富的彩禮。
周氏趕緊推她出去,大聲道:“細心莫要讓炊火熏了你!燙著了可不是玩的。我正要開油鍋炸鯽魚仔呢,油星四濺的,你可彆靠到跟前來。隔壁吊子上熬著筒骨藕湯,你去瞧瞧藕塊熟了冇。”
兩姐妹一樣著裝,一樣髮式,打扮得如同雙生兒普通,親親熱熱坐在堂屋地下鋪設的簟席上分吃果子。
潭州府本地端方,凡是逢年過節,或是有客上門,或是月朔十五的正日子,家家戶戶都要稱兩刀肉,買幾隻粉藕,好熬一大吊子的筒骨藕湯吃。
吊子底下的四方灶中,炭火劈裡啪啦,燒得一片紅豔豔,烘得她臉頰直髮燙。
李綺節聽了半天,心中膩煩,不耐道:“她家幾個小娘子如果好聲好氣,誰個不歡樂?整天賴著彆人家不放,我那裡看得上!她家大娘那天但是指著我的鼻子罵我是暴虐心腸,今後隻配給人做後孃的。咱家米湯,何為還要送給朱家?”
朱家娘子前後生了三個小娘子,不曉得招了老阿姑多少白眼。
劉婆子拿著一把磨得雪亮的蒲刀,蹲在地上,一邊斬雞塊,一邊笑著插話:“三娘覺得大家都像我們家,頓頓都能吃白米飯?連鎮上的財主老爺都不敢每天吃米飯呐!也是官人和太太勤謹,又會過日子,也捨得與一家吃喝,家裡才吃得這般好。鄉間人家,一年到頭,大半都是吃的豆飯、苕飯加米糠。老阿姑扣扣索索,隻曉得存私房錢,他家大郎整日苕吃哈脹,啥都不乾,還跟著一幫飄蕩後輩打賭吃酒,把好好的地步、果林丟下不管。朱家娘子跟著老阿姑度日,一家幾個小娘子,每日都隻吃兩頓飯,餐餐都是寡水麪條,要不就是蒸豆糠饃饃吃,把幾個好好的女伢仔瘦的咧!隻剩下一把骨頭!現在好輕易生了個小孫孫,老阿姑也不曉得心疼,還是不肯給朱家娘子燉些湯水補養,還整日搗蛋,嫌棄朱家娘子冇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