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好丈夫_第一百五十一章:自立門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大明是逃稅的重災地,疇前的時候倒也罷了,到了弘治朝這所謂的商稅就算是完整地土崩崩潰,就比如上一年,朝廷收來的商稅竟隻要三萬餘兩現銀。

隻是對朱佑樘來講,實在有點兒不測,一個百戶所就收了五萬兩紋銀出來,朱佑樘又如何不驚奇?

這時候的大明,每年的歲入是白銀三百萬,當然,這不包含賦糧,大明的收稅體製非常奇特,對農夫,他們征收糧食。再顛末漕船,運送入京,用以養兵賑災。除了這些,就隻剩下鹽鐵專賣和各地鎮守寺人的貢獻了,三百萬層層瞞報私扣下來,已是很可貴了。

隻是到了文天子期間。這個所謂的商稅實在就已經名存實亡,販子連三十稅一也不肯交納,啟事出在了另一個軌製上,即官人稅賦減免,有三種人是不收商稅的,一種是官員,其次是寺人。最後是舉人、秀才,因而題目就出來了,官員、寺人倒也罷了,畢竟這類人未幾,但是到了弘治朝,大明的舉子、秀才已稀有十萬之多,遍及天下。是以舉子、秀才們可謂是一專多能,他們不但鞭策了文明教誨財產的繁華生長,並且在民營航運範疇大顯技藝。船長給他們的回報也豐富,如果一名秀纔想入京,這動靜隻要傳出來,當即便會被本地的販子聘請,吃過了酒,用過了飯,說不準還要請大爺去嫖嫖娼,再以後饋奉上銀錢多少,販子們倒是冇有甚麼要求,就是請你白叟家進京的時候,順道兒搭上兄弟的貨船、或是貨車,歸正沿途的破鈔天然有人無窮供應,而他們所要做的,隻需在過關卡時照個麵罷了。

朱佑樘沉默了一下,道:“朝廷年年都是入不敷出,如果天下都是這般,豈不是一年的歲入可達數千萬兩……”他想了想,隨即哂然一笑,這對他不過是癡心妄圖罷了,且不說煙花衚衕百戶所的轄地有特彆性,朱佑樘如果敢這麼做,必將會引發血雨腥風,這商稅的好處是誰撈走了?實在想都不消想,必然是官員、讀書人,如果朱佑樘要效柳乘風的體例,隻怕到時候定然會招致天下人的反對,這可不是好玩的。

朱佑樘見柳乘風略帶幾分嚴峻兮兮的模樣,不由莞爾笑起來,道:“你不必嚴峻,你有如許的忠心,肯對朕剖心見腹,朕豈能讓你難堪?以是說,這筆銀子臨時封存,比及朕甚麼時候急需,再用其他項目挪進宮裡來就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