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_第25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張忠定少時,謁華山陳圖南,遂欲隱居華山。圖南曰:“彆人即不成知。如公者,吾當分半以相奉。然公方有官職,未可議此。其勢如失火家待君救火,豈可不赴也?”乃贈以一詩曰:“自吳入蜀是平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養閒散,亦須多謝鬢邊瘡。”始皆不諭其言。後忠定更鎮杭、益,暮年有瘡發於項後,治不瘥,遂自請得金陵,皆如此詩言。忠定在蜀日,與一僧善。及歸,謂僧曰:“君當送我至鹿頭,有事奉托。”僧依其言至鹿頭關,忠定出一書,封角付僧曰:“謹收此。後至乙卯年七月二十六日,當請於官司,對眾發之。慎不成私發,若不待其日及私發者,必有大禍。”僧得其書,至大中祥符七年,歲乙卯,時淩侍郎策帥蜀,僧乃持其書詣府,具陳忠定之言。其僧亦有道者,淩信其言,集從官共開之,乃忠定真容也。其上有手題曰:“詠當血食於此。”後數日,得京師報,忠定以其年七月二十六日捐館。淩乃為之築廟於成都。蜀人自唐以來,嚴祀韋南康,自此乃改祠忠定至今。

廬山承平觀,乃九天采訪使者祠,自唐開元中建立。元豐二年,羽士陶智仙營一舍,令門人陳若拙董作,發地忽得一瓶,封鐍甚固,破之,此中皆五色土,唯有一銅錢,文有“應元保運”四字。若拙得之,以歸其師,不甚為異。至元豐四年,忽有詔進號九天采訪使者為應元保運真君,遣內侍廖保持禦書殿額賜之,乃與錢文符同。時知製誥熊本提舉承平觀,具聞其事,召本觀主首,推詰其詳,審其無偽,乃以其錢付廖維表獻之。

吳人鄭夷甫,少年落第,有美才。嘉祐中,監高郵軍稅務,嘗遇一方士,能推人死期,無不驗者,令推其命,不過三十五歲。哀傷感慨,殆不成堪。人有勸其讀《老》、《莊》以自廣。久之,潤州金山有一僧,端坐與人談笑間,遂化去。夷甫聞之,喟然感喟曰:“既不得壽,得如此僧,複何憾哉!”乃從佛者授《首楞嚴經》,徑遷吳中,歲餘忽有所見,曰:“存亡之理,我知之矣。”遂豁然放懷,無複蒂芥。後調封州判官,預知死日,先期旬日,作書與交遊親戚敘訣,及次敘家事備儘。至期,沐浴換衣。公舍外有小園,麵溪一亭潔飾。夷甫至其間,親督人灑掃及焚香,揮手指畫之間,聳然立化。家人奔出呼之,已立僵矣,亭亭如植木,一手猶作指畫之狀。郡守而下,少時皆至,士民觀者如牆。明日,乃就斂。高郵崔伯易為墓誌,略敘其事。予與夷甫遠親,知之甚詳。士人中蓋未曾有此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