淥水依荷起微瀾_第九十二章 荷塘花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直到將最後一道菜肴傳授結束,這盧家的二房奶奶纔不由得心頭一怔,由此脫手交於寺院當中,倒也是不錯之法。起碼今後好些日子裡,不管是前次參與祭奠的族親也好,還是隨行往京的大房也罷,皆會曉得那淥水山莊的仆人,已將食單傳於小淨台寺了。

一傳聞起這位,不消多問便知定是與那田產一樁有些乾係。

這才接著言道:“若按這般悠長以往,莫說他寺中秋後便可將當初承諾的三百兩紋銀,儘數送抵我淥水山莊。想必更是不消大半年風景,他寺中衰頹之象便可一掃而空!”

果不其然,提及家中田產一事盧臨淵不由啞然發笑,半晌後纔將藺管事,昨日由梁掌櫃家稍回口信,低聲說了與這旁娘子知。

忙是定神平複了笑意,附耳說與一旁夫君曉得,也是引得一陣低聲發笑:“卻不知,隔壁那位得悉本相以後,又該是如何作想?”

不為彆的,就是為了能在一旁新建的涼亭當中。品一壺新奇泡製的荷花茶,就著一口形色俱佳的蓮花小點;或是剛巧趕上,寺內後山當中,纔剛凍製成形的荷花茶凍,也是那不錯之選!

隻見這旁二奶奶忙是擺手,輕了搖了點頭:“若真是我與這寺中繪製的涼亭圖稿,定是力勸改作雙層水榭纔好。”

不覺兩人已是雙雙回身來,遠遠瞭望了一眼,那旁廟門的方向。

兩人卻不知,偶然提及之事,卻恰是當初發起修建此處的副寺之憂!猶記當時,聽得寺中奉茶的小沙彌奉告,淥水莊主家的兩位特來傳授素齋之人,卻在門前荷花池旁鵠立很久。

提及那位董知縣來,不免記起前日藺管事回山後的那番言語。轉而提及一句道:“就本日所見,這小淨台寺單是在這荷花池旁的買賣已有這般景象,那配房當中的素齋荷宴,又該是如何一派繁忙氣象!”

而這題寫匾額之人並非彆家,倒是與盧二爺略有交集的本地知縣董學廉。兩人正賞著窗外美景,品著自家親授的茶點,耳邊倒是清楚傳來那旁隔帷當中,一男人朗朗之聲:“不知姑母在此稍停,侄兒倒是告饒了。”

而後,不但在四合鎮上得悉那小淨台寺,為何如此孔殷,又從自家桑園胡老爹口中得以考證統統,不免起了憐憫之心。更何況,昔日此處施助哀鴻之時,那寺院主持也曾為此多方馳驅湊集米糧之物,可算得是真正的菩薩心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