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右是猴形水怪,與牲獨、舉父均屬猿猴類,據《山海經·南次二經》記錄:“東南四百五十裡,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狐,五十歲,能竄改謂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能知千裡外事,善蠱魅,令人利誘失智,千歲即與天通。
《淮南子·精力訓》“日中有踆烏。”漢高誘注:“踆,猶蹲也。謂三足烏。”
南宋時,周必大(1126-1204)於《二老堂詩話》書中提出辯駁。他以為:餘謂紘說固善,然靖節此題十三篇,大抵篇指一事。如前篇終始記誇父,則此篇恐專說精衛銜木填海,無千歲之壽,而猛誌常在,化去不悔。若並指刑天,似不相續。又況末句雲:“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何預乾鏚之猛耶?
4、鳴蛇:
道書十二種曰:“犼項金鈴何人解?解鈴人還問繫鈴人。”
19、兕:
刑天原是一個知名的巨人,他在與黃帝的大戰中,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天者,顛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複仇。(另有一說以為,刑是割,刈的意義;天是首,即頭的意義)。
3、滅蒙:
吳任臣引劉會孟說:磁州亦有孩兒魚,四足長尾,聲如嬰兒啼,其豪膏燃之不滅。據劉說乃締魚也。人魚也叫鯢魚,據《廣誌》記錄,鯢魚聲如小兒啼,四足。而赤蠕則人麵魚身,叫聲如鴛鴦。傳聞人若吃其肉,能夠防病,又說能夠不得疥瘡。
13、比翼鳥:
《藝文類聚·卷五十七》:“若夫赤鬆王喬,羨門安期,噓吸沆瀣,飲醴茹芝,駕應龍……”
袁珂《山海經校注》把燭龍與開天辟地的盤古劃一起來,並說:“說者謂此神立便是原始的斥地神,征於任昉《述異記》:‘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晴,怒為陰。’《博識物誌》卷九引《五運積年紀》:‘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信然。盤古蓋厥後傳說之斥地神也。
鳴蛇是災蛇,是大旱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