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鬼穀子謀略全本_第67章 附錄三下略:陳述道德,考察安危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能夠挽救天下於危難當中的人,就會享有天下的安寧;能夠消弭天下憂患的人,就會享用天下的平和與歡樂;能夠消弭天下災害的人,就會獲得天下的福佑。是以,把恩澤施予公眾,賢人天然就會前來歸附;把恩澤施及萬物,賢人天然就會神馳。賢人所歸附的國度,必然會強大;賢人所神馳的國度,必然會戰役同一。君首要憑德行求得賢人,要憑大道招致賢人。賢人如果紛繁分開,國度天然就會陵夷;賢人連續拜彆,國度就會為此墮入混亂。國度陵夷就是危急的第一步,而國度混亂就是滅亡的征象。

聖王之用兵,非樂之也,將以誅暴討亂也。夫以義誅不義,若決江河而溉爝火,臨不測而擠欲墮,其克必矣。以是優遊澹泊而不進者,重傷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惡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魚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害怕而不敢失道。豪傑秉職,國威乃弱;殺生在豪傑,國勢乃竭;豪傑低首,國乃可久;殺生在君,國乃可安。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

捨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亂之招,順者治之要。

一令逆,則百令失;一惡施,則百惡結。故善施於順民,惡加於凶民,則令行而無怨。使怨治怨,是謂逆天;使仇治仇,其禍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則民得其所,而天下寧。

放棄本身的地盤不管理而去暗害彆的國度,固然勞累,但無所建立;放棄圖謀他國,努力於管理好本國的地盤,公眾既能安閒又能充足。寬鬆、散逸的政治就會獲得很多忠臣的擁戴,發兵動眾、勞民傷財就會讓公眾產生痛恨。以是說,妄圖擴大地盤,地盤就會荒涼;如果大力推行德政,國度天然就會強大;對本身所具有的能夠滿足,國度就會安寧;妄圖彆人的統統而策動侵犯戰役的,本身也會遭到慘敗。統治殘暴殘暴,必將會使子孫也蒙受禍害;所作所為超越了必然的限度,即使是臨時地獲得必然勝利,但畢竟是要失利的。

①微:陵夷。

⑧祐:庇佑。

廢一善,則眾善衰。賞一惡,則眾惡歸。善者得其祐⑧,惡者受其誅,則國安而眾善至。

賢人之政,降③人以體;賢人之政,降人以心。體降能夠圖始,心降能夠保終。降體以禮,降心以樂。所謂樂者,非金石絲竹也;謂人樂其家,謂人樂其族,謂人樂其業,謂人樂其都邑,謂人樂其政令,謂人樂其品德。如此,君人者乃作樂以節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樂樂身。樂人者,久而長;樂身者,不久而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