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51 以命填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是要冒死?

累日積怨,一掃而空。這便各自取刀,割腕發誓:“破白檀城殺劉備者,便是下任大單於!”

能令鮮卑有本日之氣象,檀石槐可謂雄主。心有所想,必有所動。這便言道:各自緊守營盤,廣佈標兵。無令不得出戰!

北地旱極而蝗。青草被啃食一空。白檀城南的高石水亦水量希少。時候火急。劉備焦急搶修白檀城,護城河自也就不成能發掘的過分寬廣。讓鮮卑以命填河,成為最簡樸便利的攻城體例。

成果亦不過兩種,信與不信。

劉備下認識的回望城中大營。

檀石槐仰天長嘯,聲如夜梟。

隻可惜……

當然,以命填河,完整不計喪失。這統統運營的前提,是建立在細作帶回的‘城中缺箭’的動靜下。

策畫不過兩種,示強逞強。似是而非。

至於那些細節,便皆成了信覺得真的左證。

此次北伐,亦立於不敗。

眾部落大人施禮後各自退下。

“殺子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此仇不報,誓不為人。”檀石槐取刀在手,用力分裂手腕,一時血流如瀑:“鮮卑大單於檀石槐。以血發誓,攻破白檀城殺漢臨鄉侯劉備者,便是下任大單於!”

草人借箭,此計高深。

比如,時候和空間。比如,上穀烏桓王難樓與他暗通曲款。比如城頭堆滿鮮卑殘箭。比如工匠營中無弓弩匠。比如劉備殺細作以自證。

這些被稱為茹毛飲血的化外野民,竟全然不懼滅亡。究竟是因太蠻橫,未野蠻。還是太樸實,固執。又或者有一個外人未曾曉得的原始信奉,讓他們悍不畏死。正如那些信奉承平道的流民一樣。

俯瞰著傾巢而出的鮮卑雄師,劉備先喜後憂。看來城中無箭的動靜,鮮卑全信了。本覺得勇健有謀的鮮卑大單於,即便得知城中缺箭,也會將信將疑。定會先派一支偏師佯攻摸索。豈料竟雄師壓上。

畢竟,劉備救下了大漢北地精銳,挽救了南匈奴單於的性命,又令四百年大漢天威不墜。

五日,天空微亮。鮮卑大營人頭攢動。虎踞正中的王帳內,各部大人齊聚。目光皆在上首王座鮮卑大單於檀石槐身上。

劉備恍忽又回到了樓桑雪夜,雜胡鬍匪悍不畏死,以肉身撞刀牆。

“本單於四十有一,族中已算高壽。今疫病纏身,命不久矣。獨子和連被人一劍劈成兩半。大閼氏亦被掠入城中,存亡難料。嗬嗬嗬……”說著,檀石槐仰天悲笑,不覺已流出血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