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內已聚滿各色人等。洛陽令周異也在。
“明庭,莫非……”
祆教死者出葬前,需停止多次犬視典禮。為死者穿壽衣時便停止犬視,今後每隔一段時候便要犬視一次。直到屍體搬離屍房。在第一次犬視後,房裡要燃燒去毒,用檀香木和乳香燃燒。祭司坐在火前唸佛,照看火永燃,直到死屍送往墳場。
劉備聞聲睜眼,不由暗自忸捏。我去,後半夜竟然睡著了……
屍體已赤身塗臘,換穿壽衣。臉孔寧靜,栩栩如生。靈堂鋪滿鹿皮,當中懸吊鹿頭骨。房間內充滿著檀香異化乳香的氣味。有一對祭司並坐在火前唸佛。中間還拴著一對黃耳白狗。
高僧欣然點頭,端倪中亦多歡樂。
時下,佛教還無後代諸多端方。安世高圓寂後,並未停止所謂的水陸道場,昌大法事。不過是同來中土的藩僧,合力將他連人帶榻從舍內抬出。安排在清冷台前空位。
經文所言,正如麵前這般。
“喏。”賈詡豈能不知劉備情意。即便主公並不信佛。卻也想看看,佛法究竟可否普渡世人。
“我來?”劉備一愣。
一了百了。
“於灰燼中得佛舍利‘八斛四鬥’。”如此之多,佛祖果非常人。先前遞送火把的高僧,正以枯木禪杖在灰燼中來回摸索。忽聽一聲脆響。這便將杖頭抬起。一顆紅色舍利珠,隨即翻出。
佛陀期間的古印度,有四種葬法:火化(荼毗)、水葬、土葬、林葬(棄之叢林)。火化列為諸葬之首,一向持續至今。
見劉備目露疑色,高僧笑道:“佛渡有緣人。”
巨大如龍眼,卻隻此一顆。
全寺藩僧齊齊打坐,用梵語吟唱佛經,為安世高送行。
一個身高體長的高僧,舉著火把,走到了圍觀的劉備麵前。
說完。洛陽令又取來胡姬酒坊宅地劵書,遞給劉備:“案前留有安氏手書。言,將酒坊與一眾胡姬,奴婢,皆贈與君侯。”
兩人之間又有何恩恩仇怨,第三塊骨片又在那邊?
“文和,且再看看。”劉備仍有些不斷念。
“有勞文和。”劉備這便起家,活動開辟麻的雙腿,向火場走去。
是不是又被套路了。
能結成舍利,應是求學有成的具現吧。
“此乃‘犬視典禮’。”賈詡上前道:“女酒家必是祆教徒。”
高僧將赤珠取出,連同兩塊曲折骨片,一同贈與劉備。舍利珠……是能夠送人的嗎?
烈火熊熊,梵香四溢。
時下統統從簡。
劉備張了張嘴,冷靜收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