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200 六縣為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薊國雖不如燕國如此惹眼。卻也是一個字的封國。

為何是此二人率先表態。

“封國多澤,何不稱深澤國。”這便有人開端和稀泥。

“深澤侯國早已撤國,併入範陽。如何能用一隅之地,為封國定名。此乃以偏概全也,廷尉此語不成取。”話音剛落,這便有人出來反對。

“太常?”陛下俄然開口。

“下官所說,並非燕國舊都。乃是西周諸侯國。”說話之人,恰是議郎曹操。

陛下正欲起家罷朝,卻聽尚書令曹節伏地言道:“陛下,封王乃是大事。聖旨是否太短。不如用策書。”

薊國,鼎祚延綿千餘年。國君為伊姓(一說祁姓),堯以後嗣。

陛下聞聲昂首:“盧尚書,覺得如何?”

“為何四周困於澤中?”陛下三問。

“臣等附議。”

“臣久居住幽州。常聞‘冀南為趙,冀北為燕’。臨鄉侯封國,正在燕趙之間。何不取‘南北’與‘燕趙’相配?”

“老臣並無貳言。”司空張濟率先表態。

“燕國如何?”陛下拋磚引玉。

“司徒?”陛下又問。

殿上楊賜、崔烈等老臣,各自感喟。

如將雍奴藪劃入封國。便要將泉州、雍奴二縣一併劃入!

諸侯王,需策封。

時下雍奴藪與海相連。捕魚和煮鹽業均甚昌隆。

本覺得裂土封國,規定邊境是最難。豈料,取個合適的名字纔是擺佈難堪啊。

《爾雅·十藪》注曰:“藪,大澤也。”

“策者,偏簡也。......以命諸侯王公;右三公以罪免,亦賜策。”

“太常為何一言不發?”陛下笑問。

楊賜穩穩出列:“老臣在。”

尚書令曹節又問道:“敢問陛下,封國以何為名?”

好似一頭臥虎,橫亙在幽、冀二州之間。與中山、河澗三足鼎立。

楊賜遂將目光投向大漢江山圖:“封國西起範陽,經臨鄉、方城、安次、泉州、雍奴,東抵渤海。何不叫渤海王?”

眼看日頭偏西,也冇吵出個以是然。

乃因,年初時。陛下下詔,令公卿舉奏刺史、郡守貪殘害民者。太尉許彧(馘)、司空張濟諛附寺人,收受賄賂。凡寺人後輩、來賓為官貪殘者,皆置之不問,卻舉奏遙遠小郡為官清正,頗政績者二十六人。

所謂功高蓋主。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風頭正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既已封大國。國號還是低調些好。恐招小人,眼紅妒忌。

“尚書令,所言極是。”司徒袁隗亦道:“漁陽郡下轄九縣:漁陽、狐奴、潞縣、雍奴、泉州、平穀、安樂、虒奚、獷平。九縣人丁之和,隻比一大縣。老臣覺得,很多縣皆可廢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