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200 六縣為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百姓詣闕訴冤,司徒陳耽、議郎曹操上疏,劾奏許彧等人所舉皆出於黨私,是“放鴟梟而囚鸞鳳”。陛下聞奏,責備許彧等人,並將所蒙冤被舉者皆拜為議郎。

薊國雖不如燕國如此惹眼。卻也是一個字的封國。

“乃是雍奴縣。”袁隗再答。

“深澤侯國早已撤國,併入範陽。如何能用一隅之地,為封國定名。此乃以偏概全也,廷尉此語不成取。”話音剛落,這便有人出來反對。

後,燕國立都與薊國舊地。取名薊都。

且,時人多會誤覺得薊國乃是薊城四周。而不會想到乃是西周封國矣!

“臣久居住幽州。常聞‘冀南為趙,冀北為燕’。臨鄉侯封國,正在燕趙之間。何不取‘南北’與‘燕趙’相配?”

“非劉不王,非功不侯。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臨鄉侯。有大功於社稷。又是漢室宗親。理應封王。殿上諸公,言行恰當,老臣並無貳言。”楊賜躬身答道。

《漢書》載漢初帝命有四,首曰策書。時隻用木簡謄寫,以是稱為策,又與“冊”通。

諸侯王,需策封。

“哦?”陛下略作考慮,這便欣然點頭:“南燕北趙。又當如何決選?”

二人先前為政有失,被陛下責備。這才急於恭維奉承,率先自表,奉迎陛下。

漁陽郡,東臨渤海。兩漢之交,飽受海侵之苦(詳見《卷二:臨鄉 1.107 九河之地》)。

“既如此,尚書令,且擬詔吧。”錢貨兩訖。

“老臣覺得,還是二字為好。”楊賜起首站出來反對。

“薊國……”貌似陛下,非常意動啊。

三公九卿各個引經據典,唾沫橫飛。卻誰也壓服不了誰。

“這……”殿上三公九卿,瞠目結舌。

太尉許彧隨即出列:“臣,附議。”

“臣覺得,南燕為佳。”太尉許彧靈光一現。陛下不恰好中意燕王嗎。

“老臣並無貳言。”司空張濟率先表態。

如此一來。臨鄉侯將下轄:範陽、臨鄉、方城、安次、泉州、雍奴,六縣為郡國!

陛下正欲起家罷朝,卻聽尚書令曹節伏地言道:“陛下,封王乃是大事。聖旨是否太短。不如用策書。”

乃因,年初時。陛下下詔,令公卿舉奏刺史、郡守貪殘害民者。太尉許彧(馘)、司空張濟諛附寺人,收受賄賂。凡寺人後輩、來賓為官貪殘者,皆置之不問,卻舉奏遙遠小郡為官清正,頗政績者二十六人。

“冀州有渤海郡。豈能封渤海王?”這便有人反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