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本性玩皮,如何耐得住修道的孤單?
看著現在手執拂塵,留著山羊鬍,乍一看有幾絲仙風道骨的嚴半仙,絕對想不到他也有過惡劣不堪的時候。
但是,實則不然。
“虛驚一場。”胡誌安設下了手中的青花瓷瓶,活動了一動手腕,總舉著這麼個瓷瓶若不是因為嚴峻到了必然程度,胡誌安早就撐不住了。
這不嘛,有一回嚴半仙趁著徒弟去臨莊做法事的工夫,偷偷從道觀裡溜了出來,跟本身本來的那些小火伴們在四周山上見麵。
如許說能夠有些晦澀,但是在佛教看來,“金剛不壞”的高僧並冇有滅亡,而是處於甚深禪定中,他們以殊勝的修行功德儲存本身的肉身,並且鑄於佛像當中,以特彆願力與眾生結菩提緣、度化眾生,是以也被稱為“滿身舍利”、“肉身坐佛”。
但是當胡誌安轉到正麵,卻能夠清楚的看到這個石像臉上的五官以及緊緊貼在身材兩側的雙手。
那是一尊石像,一尊跟正凡人差未幾大小的人形石像。
這回嚴半仙返來,再次勾起了他們的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對於如許的佛像,那就叫做肉身坐佛。
薛伯勇說的冇錯,一個正凡人如何能夠站在那邊一動不動?
胡誌安和薛伯勇都參不透這尊石像此中之意味,但是如果此時嚴半仙在這裡,他一眼就能認出這尊石像內裡儲藏著的門道兒。
在埃及,人們先把屍體中的內臟取出,再將其浸在防腐液裡溶去油脂,洗掉表皮,然後把屍體取出晾乾,在體腔內填入香料,體表塗上樹膠,以免打仗氛圍和細菌,然後用布把屍體周到包裹起來,製成木乃伊。
實在這並不但僅是一尊石像這麼簡樸罷了,或者說,這不但是一塊石頭。
這石頭內裡包著東西,包著一隻惡鬼。
佛教中的肉身坐佛說的是得道高僧肉身入佛像,是度化眾生之像,但是胡誌安他們碰到的石中鬼,則是另一個極度。
“冇甚麼,隻是一個石像罷了,我們去內裡看看。”胡誌安抬手在石像上悄悄的蹭了蹭,隻感受這尊石像上麵坑坑窪窪,並不平整,但是石材本身摸上去有一股溫潤之感,固然不曉得是甚麼材質,但是能模糊感覺代價不菲。
乃至還能透過石頭本身的坑洞模糊看到石像身上,報酬雕鏤的斜開襟衣服褶皺,從正麵看固然不能說是栩栩如生,但是卻也能看出鬼斧神工的雕鏤水準。
石像後背隻要一些藐小的坑窪,除了這些坑窪以外冇有甚麼雕鏤的陳跡,並且邊角圓潤,彷彿是一塊未經砥礪的石頭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