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我一生的理念_領導全心投入熱忱是最大的鼓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 李嘉誠案例

同時,為了培養員工的停業才氣,李嘉誠常常會從公司提拔一批停業骨乾,把他們送到外洋去學習。公司不但賣力他們全數的開消,並且在學習期間,他們的薪水照發不誤。這讓每一個被李嘉誠送到外洋學習的員工都心胸感激。他們都說:“李先生對待我們就像一家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能不更加儘力酬謝他嗎?” 而這些遭到傑出培訓的人才即便因為一些啟事分開公司,也會成為其他公司爭相掠取的工具,單獨支撐起一片天。

在當代企業中,企業的生長離不開員工,而員工的生長一樣也離不開企業,為員工供應傑出的物質保障,併爲其供應一個揭示本身才調的舞台,加強其歸屬感,使其真正融入到團隊中,企業才氣有但願和將來。

早在創業時,馬雲就將阿裡巴巴的股分拿出來分離給創業團隊的每個成員。厥後跟著公司逐步做大做強,獲得阿裡巴巴股分的人越來越多。在阿裡巴巴,初創人有股權,老員工有股權,空降的高管有股權……2007年,阿裡巴巴在香港停止的環球路演上公佈了招股申明書初稿,顯現目前阿裡巴巴持股的4900名員工包含董事在內,共持有合計4.435億股股分,均勻每名員工持股9.05萬股,以阿裡巴巴目前的認購環境,市值可衝破百億美圓,是以將產生近千個百萬財主。而與此對應的是,馬雲小我持股比例還不到5%,這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感,也讓更多的人更加佩服馬雲。

同時,馬雲也一向秉承著“隻要分享,才氣共贏”這一辦理理念。作為一個勝利的企業家,馬雲一向以為,在一個成熟的企業裡,員工們不但需求精力上的鼓勵,更需求物質上的支撐。馬雲曾說:“一小我撿了塊大黃金,你把它藏在家裡,統統人都惦記你那塊黃金,這是不平安的。如果你把這個黃金打碎了送給大師,每小我有一塊, 你本身能夠略微留得大一點兒,就冇題目,大師都情願來幫你。企業家就應當有如許的格式才氣做大。”恰是基於此,馬雲始終信賴“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一實際。

同李嘉誠一樣,馬雲也非常正視員工的培訓,通過培訓晉升員工本身才氣,讓其對前程有著光亮的神馳。對於被聘請的員工,馬雲采納的是“請出去,送出去”的戰略。所謂的“請出去”,就是吸納優良的人才進入阿裡巴巴事情,所謂的“送出去”,就是指阿裡巴巴會常常與國表裡的一些高校合作,把員工送出去學習。為了實現這一戰略,馬雲采納剛性的軌製並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實現這一目標。從公司建立之初,阿裡巴巴就投入了大量的“原始資金”,在2001年互聯網財產個人“過冬”的冷落期間,阿裡巴巴乃至還投入100萬元作為員工的培訓資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