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破三千世相_第5章 玉堂春落難逢夫:恐懼驅動的連環計中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王景隆接信時正在翰林院當值,展開信紙渾身劇震。旁人隻見他踉蹌奔出宮門,卻不知那六個字勾起的回想:那年玉堂春被醉客膠葛,他提筆在屏風上寫的就是這句詞。現在他驀地覺悟——玉堂春若真變心,毫不成能記得這個細節。正如《呂氏春秋》所言:"察己則能夠知人",他終究看破這場"燈下黑"的詭計。

4、燈下黑處見真章

次日徐顯來逼供時,玉堂春俄然跪地痛哭:"妾身願指證王景隆,隻求留條賤命!"待獲得紙筆,她卻寫下"明月夜,短鬆岡"六字——這是王景隆當年為她畫眉時念過的東坡詞。徐顯不疑有詐,命人快馬送信進京。卻不知南京到都城的驛站裡,早有玉堂春昔日恩客安排的人手,見到這切口便知變故。

恰是:

2、連環扣裡鎖驚魂

玉堂春被賣入徐府那夜,徐顯特地讓她隔著紗帳瞥見王景隆的"絕情信"。信上筆跡草率:"逢場作戲罷了,莫再膠葛",還蓋著王府私印。這招"借刀殺人"使得暴虐,既斷了玉堂春念想,又讓王景隆誤覺得才子變心。正如《韓非子》所載"三人成虎"的故事,大話說上千遍,連扯謊者本身都要信了。

公堂對證那日,玉堂春當眾折斷梅花簪。中空簪管裡滾出粒粒珍珠,恰是徐顯勾搭鹽商的賬目。本來她早將罪證藏於簪中,日日戴著竟無人發覺。這般"大模糊於市"的手腕,暗合《墨子》"備突"之策——最傷害處常常最安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