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破三千世相_第6章 轉運漢巧遇洞庭紅:止損智慧在商道中的運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恰是:

太湖的晨霧還未散儘,文若虛蹲在破船頭,盯著艙底那筐蔫巴巴的橘子發楞。這是他用最後三錢銀子換來的洞庭紅,本希冀運到外洋翻本,誰知風波顛簸半月,橘子爛了大半。船老邁啐了口唾沫:“倒黴!早說這酸果賣不出價!”文若虛卻抹了把臉,抓起個橘子剝開,酸甜汁水濺進眼裡——這一濺,倒濺出個柳暗花明的乾坤。

4、枯木逢春有玄機

揣著鼓鼓的荷包,文若虛卻蹲在海灘畫起算符。他用樹枝在沙上劃出三欄:一欄記本錢,一欄記耗損,一欄記餘利。這番邦沙地寫不慣漢字,倒讓他想出個妙法——拾來海龜殼,用燒紅的鐵簽烙暗號。遠看像蠻夷圖騰,實則是《周髀算經》裡的勾股之法。

莫道商海風波惡,且看孤鴻渡寒潭。

船到吉零國,船埠上番商雲集。文若虛硬著頭皮擺開爛橘子,卻見紅皮金瓤在驕陽下泛著瑪瑙光。他靈機一動,掰開橘子大聲呼喊:“解暑仙果,一枚一金!”這番邦話是跟船工現學的,帶著吳腔調子,反讓異國人感覺奧秘。不到半日,爛橘子竟被搶購一空。這招“化腐朽為奇異”,暗合《孫子兵法》“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華。

這“舍玉取砂”的定奪,暗含《品德經》“大直若屈”的聰明。正如戰國時猗頓賣牛的故事:旁人爭相發賣壯牛,他卻專賣病牛,成果瘟病來襲時,唯有他的牛群因斷絕豢養得以保全。文若虛深諳此道,總能在絕境中找到旁人看不見的“安然繩”。

暮年的文若虛在太湖邊建了座橘園,園中石碑刻著“洞庭紅”三字。某日幼孫貪玩落水,他摘下橘子掰開兩半,竟用橘皮作舟救起孩童。圍觀者嘖嘖稱奇,白叟卻撫須笑道:“當年若死抱著爛橘子不放,哪來本日的橘皮舟?”

喜好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師保藏:堪破三千世相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2、龜殼記賬見真章

爛橘亦可化金丹,龜殼能載萬貫船。

文若虛本是姑蘇綢緞商,因比年虧空被借主逼得跳湖。誰料命不該絕,被過路番船救起。船長見他落魄,丟來半筐橘子調侃:“南洋人奇怪這個,或許能換條活路。”這順手恩賜,倒讓文若虛想起《史記·貨殖傳記》中白圭的“人棄我取”——世人眼中的爛貨,或許恰是他鄉的珍寶。

這番行動救了性命。當夜海盜劫船,彆人荷包儘被搜刮,唯獨這龜殼被當作巫器扔進海裡。文若虛撈回龜殼,靠著烙痕算清本利,次日竟用殘剩銀錢購得一批龍涎香。這伎倆讓人想起春秋時範蠡的“塗炭記賬法”——當年他在陶山經商,專在燒焦的木板上記數,防的就是水火盜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