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破三千世相_第1章 千金散儘不複來:李甲失算背後的恐懼邏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李甲癱坐船頭,看著江麵出現的珠光,俄然想起兩年前初見十孃的景象。當時他在教坊司初見這位都城名妓,見她輕撫焦尾琴唱道:"易求無價寶,可貴故意郎",還笑說女兒家多愁善感。現在方知,這曲《黃金縷》唱的那裡是風月,清楚是早看破了世人對"無形之失"的執念。

2、驚駭作舟渡慾海

這讓人想起《呂氏春秋》記錄的楚人失弓:楚王獵場丟弓,臣子欲大索三日,楚王卻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李甲若能有此等胸懷,何至於為能夠落空的浮名,就義麵前實實在在的交誼?正如蘇東坡在《赤壁賦》中所悟:"苟非吾之統統,雖一毫而莫取",可惜世人總在得失間亂了方寸。

妝匣開時見民氣,明珠沉江照古今。

若問得失真滋味,且看寒江獨釣人。

杜十孃的故事在《警世通言》中不過五千餘字,卻將人道對"落空"的驚駭剖得鮮血淋漓。李甲本是官宦後輩,與名妓杜十娘情投意合,本可攜美歸鄉。但鹽商孫富抓住他驚駭"落空家屬庇護"的軟肋,三言兩語便讓這讀書人方寸大亂。正如《鬱離子》所言:"畏火者投淵,畏溺者赴火",人一旦墮入對某種喪失的驚駭,常常會做出比喪失本身更荒唐的決定。

若破心頭得失障,輕放,半囊風雪半囊雲。

江風送來遠處寺廟的鐘聲,李甲望著杜十娘縱身躍入江中的身影,終究收回一聲撕心裂肺的哀嚎。這聲哀嚎裡既有痛失所愛的悲愴,更有看破本相的絕望——本來真正會落空的,向來不是他戰戰兢兢保護的浮名,而是阿誰寧為玉碎的至心人。

李甲的挑選看似荒誕,實則暗合人道本能。他並非不知妝匣中藏著奇珍,但當"能夠落空宦途"的驚駭襲來,夜明珠的光彩也黯然失容。這好似《韓非子》中"買櫝還珠"的典故,世人常因過分存眷能夠落空的"木櫝",而錯失真正的"寶珠"。

喜好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師保藏:堪破三千世相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恰是:

莫道嫁妝金玉重,誰懂?寒窯斷劍照乾坤。

暮色四合,瓜州渡口的江水泛著暗金色的波光,李甲的青衫被江風吹得獵獵作響。他懷中揣著杜十娘臨彆相贈的描金妝匣,指尖觸到匣上凹凸的纏枝蓮紋,卻像被火燎似的一顫——昨夜酒樓裡孫富的話仍在耳邊迴盪:"攜妓歸鄉,屈辱門楣,令尊豈能容你?輕則斷了月例銀子,重則逐出宗祠……"這太門生望著滾滾江水,恍然瞥見本身十年寒窗換來的斑斕出息,正跟著浪花碎成泡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