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墓_第八章 守墓異獸第二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春秋戰國時,楚王仿照獬豸的形象製裁縫冠。秦朝時正式賜給禦史作為飾誌,後遂稱“獬豸冠”。據古文獻記錄:“侍禦史冠獬豸冠”(《秦會要訂補》卷十四)。“法冠,一名獬豸冠,鐵為柱,其上施珠兩枚,為獬豸角形。法官服之。”(《隋書·禮節誌·七》)。

至於“棲息在崑崙山,渾身烏黑,有翼”等皆為先人誣捏,不成信。

夔(kuí)是當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

“廌”有三名:一曰獬豸(謝誌音);二曰獨角獸;三曰神羊。各種史籍都指出,獬豸是一種能辨曲直的神獸。漢朝學者楊孚在其專著《異物誌》中,對“獬豸”特性的概括最有代表性:“性彆曲直。見人鬥,觸不直者。聞人爭,咋(ze音責,咬、啃的意義)不正者。”意義是說,獬豸能彆曲直,見到有人相鬥,它會用鋒利之角觸去理曲之人;聽到有人相爭,它會用嘴咬挑起是非的一方。

《淮南子·氾論訓》:“叔孫敖三去令尹而無憂色,享福祿不能累也;荊亻次非兩蛟夾繞其船而誌不動,怪物不能驚也。聖民氣平誌易,精力內守,物莫足以惑之。夫醉者俯入城門,覺得七尺之閨也;超江、淮,覺得平常之溝也;酒濁其神也。怯者夜見立表,覺得鬼也;見寢石,覺得虎也;懼掩其氣也。又況無六合之怪物乎?夫雌雄相接,陰陽相薄,羽者為雛,毛者為駒犢,柔者為皮肉,堅者為齒角,人弗怪也。水生蠬蜄,山生金玉,人弗怪也。老槐生火,久血為磷,人弗怪也。山出梟陽,水生罔象,木生畢方,井生墳羊,人怪之,聞見鮮而識物淺也。天下之怪物,賢人之所獨見;短長之反覆,知者之所獨明達也;同異懷疑者,世俗之所眩惑也。”《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惟的影響而至,意即木生火。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於木。

1、麒麟最善於化解三煞、五黃煞、天斬煞、穿心煞、鐮刀煞、屋角煞、刀煞白虎煞、二黑病星符。當陽宅碰到上列煞氣,致家人居住不安、損人破財家庭反麵、車禍、血光、仳離等麒麟鎮之可保安然。麒麟是仁慈之獸,懲奸除惡庇護好人。好人按奉庇護之,惡人供奉反懲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