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寒門_第三百七十一章 後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在帝王編年已經不應時宜、西元編年又不甘心去選用的環境下,近當代中國曾試圖初創過兩種新的編年體例,黃帝編年和孔子編年。但是黃帝編年因年代過於長遠能夠顯得不敷鬆散,孔子編年因近代儒學的式微而得不到遍及承認,再加上彼時西學進入中國風頭正勁,以是兩種編年體例都冇有能夠正式實施起來,反而采取了西元編年,並美其名曰公元。

本書依托的環境是晉代實施九品中正製的那段實在的汗青。為了讓故事情節融入到實在的汗青環境中去,同時增加小說的興趣性,書中先容乃至好叉了很多實在的汗青事件。當然,實在汗青事件的先容隻是為了更好地交代環境,在把環境交代清楚的前提下,儘量用的最簡樸的篇幅。

此一設法臨時視作作者的意淫,有誌同道合者則共勉;若冇有,則僅供哂笑。

賈恭、季思這豫州和汝陰郡的兩級中正,聽名字就曉得是假造的,取“假公濟私”之意。野史中並冇有關於汝陰中正的記錄,隻記錄過豫州的一任大中正為夏侯駿。大小中正官跟其他職官一樣,並非是一經委任就畢生任職的。夏侯駿不知做了幾時的豫州大中正,但毫不成能終西晉一朝。為了跟季思這個名字聯動,一起“假公濟私”,便將夏侯駿這個實在人物隱去。

書中決計融入了很多傳統文明元素,旨在鼓吹傳承中華光輝光輝的優良汗青文明。比如《詩經》文明,冠禮文明,曾經浪漫唯美、非常流行,現在卻早已消逝、乃至鮮為人知的上巳節文明,曲水流觴文明等。讚美主動的一麵,比如具有為民榜樣、勸課農桑感化的天子親耕之禮,皇後先蠶之禮;同時也貶低阿誰期間的社會通病,比如社會腐朽,九品中正製的不公,士族男人尋求吃苦、過分重視儀容、沉迷服藥清談、身居官位卻偶然國事的病態精力。

中國事最早實施編年的文明。中華汗青數千年,根基以帝王的諡號或年號後綴年次的編年體例為主,以乾支編年輔之。先秦期間的國君冇豐年號,遍及采取國君諡號加年次編年,比如隱公元年;自漢武帝啟用了年號以後,便開端用帝王年號編年,比如貞觀元年。不管是以國君諡號還是年號編年,此二者冇有本質辨彆,乃是非常合用的編年體例。此種編年體例有一個顯而易見的長處,那就是不管在後代多少年今後,提到史上某一年,都能夠直觀地顯現出此一年所處的詳細朝代,進而也就能大抵判定出所處的汗青期間。比如,隱公元年是處於東週期間,貞觀元年是大唐期間。但是無益就有弊,其長處也恰好成了其範圍性。這類編年體例不具有連貫性,不輕易反應出某兩個年份之間或是某一年份與當前年代的時候間隔。比如隱公元年與貞觀元年之間相隔了多少年,貞觀元年距今多少年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