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仙緣_王重陽、丘處機、全真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全真教的初創人王重陽(1112—1170年),陝西鹹陽大魏村人,累世為處所望族,本名中孚,字允卿。能文善武。據記錄是氣度不凡,眼大於口,須過於腹,聲如洪鐘,麵如白玉。還精通經史,才情敏捷;體力過人,技藝高強。身長六尺餘,形質魁偉,任氣豪俠,長於辭辯,能詩善畫,精通歧黃(醫術),“置家事俱不問,放曠自適”,聞名於鄉裡。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陝西威陽被金兵占據,同時,兒天子劉豫被金人立於北京。第二年,金人以陝西地賜劉豫,國號齊,年號阜昌。阜昌年間(公元1130——1137年),王重陽曾應齊禮部試而未中。不久,偽齊被廢,陝西地完整由金人統領。金熙宗天春元年(公元1138年),下詔開科取士,王重陽為應進士試,特改名德威,字世雄,考中武科。

透過全真派祖師王重陽和他的七大弟子的出身,我們就會發明一個風趣的征象,那就王重陽和他的七大弟子大部分都是出身於望族大富之家(丘處機是否出身於望族大富之家另有爭議),並且都是文明涵養很高的人士,但是如許的一個群體,卻都丟棄了財產,“乞食度日,垢麵蓬頭”,以餬口的苦行來尋求精力上的超脫。在“款項至上”的明天,我們仍然能從中獲得開導和思慮。

4、超凡脫俗的民氣機念

1、奇特的三教合一實際

3、成仙證真的簡樸化

現在來看汗青,我們曉得,跟著元朝蒙古政權的崛起,當時金朝和南宋政權已處在苟延殘喘的汗青階段。但是,處在當時三權鼎立的亂局當中的丘處秘密熟諳到我們先人曉得的這類汗青局麵,則是需求呼應的政治聰明和前瞻性目光的。當丘處機決定西域謁見成吉思汗時,麵對弟子們的迷惑,丘處機就說道:“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處無敢違”。丘處機說的循天理而行,能夠說是在蒙、金、宋三權鼎立,龐大的政治情勢下,已經預感到蒙古政官僚一統天下的成果。因此帶領弟子18人,不顧天寒地凍,路程數萬裡,用時三年,費儘千辛萬苦,謁見了成吉思汗。

丘處機做為一代名流,以其“救萬靈苦”的心願,用本身獨到的體例,在烽火連天的戰亂年代,儘最大能夠挽救公眾於水火當中。使其獲得世人及先人敬佩的一個首要身分。同時也為全真教在元朝大盛於天下供應了汗青契機。在丘處機“立觀度人”的號令下,顛末約三十餘年的大生長,全真道的宮觀、弟子遍及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泛博地區。全真道也幾近成為了元朝初期的全民信奉,舉國信奉。成吉思汗還曾多次欽賜聖旨碑,記錄玄門的事蹟。1227年丘處機登真於天長觀,被追封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1228年安葬丘處機時,“四方來會之道俗逾萬人,至有司衛之以甲兵”。丘處機期間,也是全真教派的頂峰期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