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57章 碧血劍(57)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敵軍得救而去以後,百姓感到安然了,滿城大哭,紛繁去拜謝袁崇煥與滿桂的拯救之恩。為甚麼要“滿城大哭”?想來是既感激又忸捏,又是說不出的欣喜罷。

大敵終究攻來了。

廿四日,清兵殺到城下。袁崇煥初度見到“辮子兵”的威猛。

在這時候,袁崇煥與大將滿桂之間,產生了狠惡牴觸,牴觸的啟事在於另一個大將趙率教。

朝廷群臣都曉得滿桂兵戈的本領,但將帥反麵老是不對,便依從了。但是經略王之臣死力以為滿桂決不成去。朝廷派遣滿桂的號令已頒下了,因而聽了王之臣的主張,再命滿桂鎮守山海關。袁崇煥果斷不接管。朝廷冇法,隻得將滿桂調回北京,儲存左都督原官,派在國防機構辦事。

高第,字登之,萬曆十七年進士。他測驗公然“高第登之”,但做雄師統帥,倒是“要地棄之”。

第二天淩晨,清兵大隊人馬擁聚在城外大平原一邊。袁崇煥調派一名使者,備了禮品去送給努爾哈赤,對他說:“老將橫行天下為時已久,本日敗於小子之手,隻怕是天意了。”努爾哈赤已受了傷,因而回送禮品及名馬,約期再戰。

攻城用時好久,城基給清兵挖成了一個個凹龕,清兵躲在城牆洞外向裡發掘,城上再投大石下去,就打不到了。這時寧遠四周十餘裡的城牆牆腳已被挖得千孔百瘡,眼看城破期近,滿城百姓錯愕得很,都抱怨說:“袁爺為了他本身一人,害死了我們滿城百姓。”厥後北京百姓怨怪袁崇煥,大抵也出於這類懦怯卑鄙的心機。

大師正在彷徨無策之時,通判金啟倧(浙江人)臨時想出了幾件新式兵器,將火藥撒在蘆花褥子和被單上,紛繁投到城下去。他將這件新式兵器取名為“萬人敵”。當時是正月,氣候冰冷,攻城清兵見到被褥,就都來掠取,城大將火箭、硝磺等引火物投下去,“萬人敵”當即燃燒,燒死了無數清兵。另有一種“萬人敵”是將火藥放在空心的大泥團中,內裡圍以木框,撲滅了藥引投下城去,泥團不竭扭轉噴火,燒死敵兵。那位金通判厥後在趕製“萬人敵”之時,火藥碰到火星,不幸被燒死了。[41]

當時朝鮮使者帶同翻譯官韓瑗去北京朝見天子,剛達到寧遠。袁崇煥很歡暢的接待使節及其侍從。朝鮮使節見守軍甚是平靜,悄悄感到奇特。袁崇煥和三數幕僚閒談,及報清兵攻到,袁崇煥乘轎至戰樓,又與韓瑗等談古論文,泰然自如,全無憂色。過了不久,忽聽得一聲大炮,聲動六合。韓瑗大驚,隻嚇得低下了頭抬不起來。袁崇煥笑道:“賊兵來了!”翻開城頭敵樓的窗子,向外望去,隻見清兵蔽野而來。城中卻聲氣全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