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54章 碧血劍(5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神宗除了用心蒐括以外,對其他政務始終是絕對的置之度外。萬曆四十三年十一月,禦史翟鳳翀的奏章中說:皇上不見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可和神宗的貪婪並駕齊驅的是他的怠惰。

蒐括的範圍之大實是駭人聽聞。在萬曆初年張居合法國之時,整年事入是白銀四百萬兩擺佈,[8]皇宮的用度每年有定額一百二十萬兩,稱為“金花銀”,已幾占歲入的三分之一。但是單在萬曆二十七年的五天以內,就蒐括了礦稅商稅二百萬兩。這還是繳入天子內庫的數量,寺人和侍從淹冇的財帛,又比這數字大很多。據當時吏部尚書李戴的估計,繳入內庫的隻非常之1、寺人剝削非常之2、侍從朋分非常之3、地痞棍徒乘機向良民訛詐的是非常之四。

我書架上有一部英國汗青家吉朋的《羅馬帝國滅亡史》,是三卷註釋本。[2]書脊上繪著羅馬式修建的兩根大理石柱子,第一卷的柱子,柱頭上有些殘破破壞,第二卷的柱子殘損更多,第三卷的柱子完整垮了。這意味一個帝國的式微和滅亡,如何一步步的生長。

在當時候,中國事全天下最早進、最強大的大國。當時歐洲的文人學士在提到中國的時候,無不欣慕神馳。他們佩服中國的武功教養、中國的測驗與文官軌製,佩服中國的門路四通八達,[4]佩服中國的老百姓餬口得比歐洲窮戶好很多。萬曆十年是公元一五八二年。要在六年以後,英國纔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再過三十八年,英國的清教徒才乘“蒲月花號”達到美洲;再過六十一年,五歲的路易十四才登上法國的王座。當時莎士比亞隻要十六歲,還在英國的樹林裡偷人家的鹿。八十三年後,倫敦因為太肮臟、太不衛生,發作了可駭的大瘟疫。在萬曆初年,北京、南京、揚州、杭州、姑蘇這些就像萬曆彩瓷那樣華麗的多數會,在本國民氣目中真像是天國一樣。

西路這一仗,稱為“薩爾滸之役”,明軍有火器鋼炮,軍器鋒利很多。但杜鬆有勇無謀,他是統兵六萬的兵團司令,卻打了赤膊,暴露滿身傷疤,一馬搶先的衝鋒。大抵他是《三國演義》的讀者,很戀慕“虎癡”許褚的英勇。在〈許褚裸衣鬥馬超〉這回書中,描述許褚“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鬥。”公然威風得緊。但不知他記不記得許褚這場狠鬥,成果是“操兵大亂,許褚背中兩箭”?風趣的是,小說的評註者評道:“誰叫汝赤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