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第一罕見功德:
實相:
為五眼之一,便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的聰明。小乘人的慧眼,隻得我空,猶有法執存在,對真諦還是「霧裡看花」隔了一層,終未究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慧眼:
歌利王:
義趣:
無實,就是「妙有不有」,不住有法,不見諸相可得,統統皆是人緣所生法,皆是無實的,故說「身相非身相」、「天下非天下」、「微塵非微塵」、「寂靜非寂靜」等;無虛,是「真空不空」,不住權乘不法,故說「是名身相」、「是名天下」、「是名微塵」、「是名寂靜」等。無實是不住有,無虛是不住空,離空有二邊,便是真空妙有的中道義諦。
這時候,須菩提聽聞了這部經的妙義,深深的了悟金剛經的義理旨趣,感激涕零地向佛陀頂禮讚歎,並叨教佛陀說道:「世上罕見的佛陀!佛陀所說的甚深奧妙的典範,是我證得阿羅漢果,獲得慧眼以來,還未曾聽聞到的。佛陀!如果有人聽聞了這經法,而能信心清淨,那麼,他便有了悟實相的聰明,該當曉得此人已經成績了第一罕見的功德。佛陀!實相便是非統統相,以是如來講以非統統相之秘聞,不執求、不住著,即名為實相。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講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故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材,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故故?我於往昔節節分割時,如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將來之時,如果有善男人、善女人,能從這部經信受推行、諷誦受持,即為如來以佛的聰明,悉知悉聞悉見此人,成績無量無邊無儘的功德。」
「須菩提!如來所說的法是不妄的、不虛的、如所證而語的、不說欺誑的話。
忍辱波羅蜜:
*離相者,離統統幻相也。人間統統相,皆是變幻之相。凡夫不知這個幻相是虛而不實,以是固執取捨,到處為幻相所惑。若能看破幻相非相,則外塵不入,真性便能閃現,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者也。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罕見。何故故?須菩提!如來講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義,便是「離相無住,妙有不有」的義理,如經文中「即非……」等;趣,便是「般若妙用,真空不空」的旨趣,如「是名……」、「是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