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俄然想起鐵錨堂密檔裡的「甲午沉船龍骨」掃描圖,現在正通過算籌裂縫與天津兵工廠的抗磁砂線圈產生共振。三年前埋下的防備法度悄悄啟動,東交民巷方向的磁場頻次開端混亂,列強磁導炮的校準儀螢幕上,正閃現出用算籌紋路編織的「迷蹤陣」。
1912年5月10日·天津啟新洋灰公司的煙囪吞雲吐霧,周自齊站在化驗室窗前,算籌筒擱在德國蔡司顯微鏡旁——筒身「北洋龍」暗紋與底部「工」字凹痕在抗磁砂光源下若隱若現,好似他現在「體製內匠人」的兩重身份。顯微鏡載物台上的洋灰樣本切片,在鐵錨堂「竹碳抗磁」光源下泛著青灰色微光,那是用南京財務部儲存的抗磁砂餘料改製的產業級光源。
「周總長,」總經理周學熙遞來報表,懷錶鏈上的鐵錨堂「工」字徽章與周自齊馬褂內襯的「北洋龍」暗紋構成奧妙斥力——這對三年前在實業救國論壇結識的火伴,早已達成「技術共濟」的默契。報表邊沿的抗磁砂火漆印微微發燙,那是鐵錨堂「算理輿圖」的溫度加密信號:「皖北竹林匠人已脫困」。
德國技師施密特突入時,靴底的「西門子」商標碾過散落的算籌,鏡片反光映出周自齊袖口模糊的「工」字刺繡。「周先生,」他語氣輕視,「算籌不過是孩童歌謠裡的玩具,哪能用來造耐火質料!」
「施密特先生可知,」周自齊拾起「火」字籌,籌尖在樣本薄片上劃出的三道陳跡對應著柏林磁導炮工廠的三組變亂數據,「貴國上月炸膛的『雷電』炮,恰是因為用了含雜質的抗磁砂。」技師神采驟變,銅製鏡柱上的「柏林製造」刻痕與算籌「工」字構成刺目對比——那枚算籌的抗磁砂芯,恰是來自三年前他參與私運的「春日丸」號貨船。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啟新洋灰的礦車碾過鐵軌,算籌與蒸汽鐘的共鳴中,周自齊聞聲的不是北洋的威權停止曲,而是千萬匠人鍛籌算籌的聲響——那是算理文明在產業海潮中「以工代兵」的隱蔽交響,是竹籌刻痕對抗鋼鐵大水的無聲宣言。
啟新洋灰公司的煙囪仍在噴吐濃煙,周自齊摸向算籌筒,觸到筒底「工」字凹痕與「蝶」字籌裂縫的共振點——那是父親留給他的鐵錨堂「算理密鑰」。遠處傳來磁導炮的校準轟鳴,與蒸汽鐘、算籌的頻次合轍,在抗磁砂光源下構成肉眼可見的聲波波紋——那些泛著青灰的波紋裡,模糊閃現出《九章算術》的算籌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