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齊哈腰拾起變形的銅籌,指尖觸到籌身內側的「廢」字——那是道光朝保守派刻下的「廢籌」印記。「算籌本無滿漢,」他從算籌筒取出鐵錨堂的「均賦」竹籌,與青銅籌並列,「就像這抗磁砂與銅鏽,終將在期間洪爐裡熔成新器。」金碧輝撿起樹枝,在「十」字中間畫了隻歪扭的胡蝶,翅膀紋路卻不測合適算理對稱。
善耆的目光落在周自齊袖口模糊可見的「工」字刺繡上——那是鐵錨堂「算理共濟會」的標記。十年前,他曾在瀋陽故宮見過近似紋樣,繡在被焚燬的算理營文籍殘頁上。「周先生想讓旗人用田產換實業股本,」他拿起一枚刻著「糧」字的青銅籌,俄然用力擲向廊柱,籌身撞出凹痕,「就像當年算理營用八旗算術換漢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