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長鳴,火車緩緩進站。周自齊抬眼望向黃浦江方向,船桅上的五色旗內嵌南京方麵的「算理信號旗」,藍色旗麵俄然轉為血紅——那是鐵錨堂警告他「已看破北洋狡計」。他想起父親臨終前的叮嚀「西學為用,中學為體」,現在卻成了北洋滲入官方技術的幌子。算籌筒內的三十一枚籌子,有七枚中空藏著柏林產竊聽器,正將他的心跳頻次轉化為摩爾斯電碼。
1912年1月1日·上海北站,滬上寒冬,寒氣澈骨。周自齊立在月台上,玄色大衣領口沾著細碎雪粒,如撒落的銀屑。他下認識摸向馬褂內袋,觸到那截北洋技工署特製的抗磁砂算籌筒——筒身陰刻「周髀算經」篆文下,埋冇著北洋當局的「北洋龍」微紋,指腹摩挲間,凹凸紋路裡的輝鉍礦粉末悄悄刺痛掌心。這是袁世凱親身授意的「算理監聽器」,美其名曰「竹碳抗磁」工藝,實則可將三寸內對話轉化為磁場振動記錄。二十八年前,父親在廣東學塾講課時總說「算籌乃六合衡量」,現在這截湘妃竹筒裡的三十一枚籌子,正跟著他的呼吸輕顫,每根籌身的抗磁砂觸點都在捕獲四周磁導顛簸——那是北洋安插在他身上的「眼睛」。
「聽聞總長屬意銀本位?」科員摸索著問,鏡片後的目光掃過周自齊馬褂內襯——那邊繡著北洋「北洋龍」暗紋,卻不知鐵錨堂早在三個月前就破譯了這類磁導加密。周自齊取出刻著「均輸」的竹籌,籌身空心處的微型繼電器俄然發燙——北京發來急電:「不吝統統代價,禁止南京獲得抗磁砂校準技術。」
雪粒鞭撻在卷宗封皮上,周自齊翻開首頁,各省貨幣清單下藏著南京方麵的實在訴求:「廢兩改元需鐵錨堂抗磁砂技術支撐」。他的指尖劃過「兩江鹽稅」條目,俄然想起三年前在北洋銀元局,恰是他主導將鐵錨堂的抗磁砂工藝泄漏給德國西門子公司,調換北洋軍的磁導炮研發資金。算籌筒在掌心轉動,收回細碎碰撞聲——這組由北京兵工廠仿造的算籌,內置微型發報機,正將現場磁導數據傳回段祺瑞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