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四第3章鐵錨堂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黃浦江上傳來夜航船的汽笛,陳阿水摸出懷裡的家書,老婆在信裡說,兒子用他寄回家的抗磁砂碎末做出了能指南的小木魚。他笑了笑,從算籌筒裡抽出一根最短的竹籌,在後背刻下「安然」二字——這是他能寄回家的,獨一不帶監工標記的算籌。

1909年1月,上海深冬的黃浦江麵漂著碎冰,江南製造總局的煙囪噴出灰綠色的蒸汽,將整片廠區覆蓋在酸澀的霧靄中。鉗工陳阿水蹲在編號「滬造叁號」蒸汽差分機旁,聽著齒輪咬合的節拍——那規律的哢嗒聲裡混著三分非常,像是某個軸承缺了半道油膜。他往手內心哈了口熱氣,袖口的「三星算籌」徽章隨行動晃出微光,那是持續三年通過算理考覈的證明,銅質基底上的雲雷紋已被磨得發亮。

阿福眨了眨眼,看懂了算籌傾斜的角度——那是鐵錨堂「切確到千分位」的暗號。遠處傳來海關大鐘的轟鳴,十二聲悶響驚飛了屋簷下的寒鴉,陳阿水望著江麵上緩緩泊岸的英國商船,船頭的磁石檢測儀像隻獨眼巨怪,正用綠光掃描著廠區。

他摸了摸枕頭底下的「無紋算籌」,詹天佑觀察時塞給他的那塊懷錶鏈在暗處泛著微光。遠處的海關大鐘敲了三下,陳阿水悄悄起家,算籌筒裡的竹籌跟著他的行動輕響,像是一群終究擺脫鎖鏈的鳥兒,在沉寂的冬夜裡,籌辦振翅飛向未知的拂曉。

阿福的瞳孔微微收縮,他當然傳聞過「無紋算籌」的傳說——那是鐵錨堂最初級彆的信物,意味著持有者可免於監工記錄。江風捲著煤屑撲來,陳阿水回身望向陸家嘴方向,那邊的英商電廠煙囪正噴吐著火星,與製造總局的蒸汽鐘鼓樓構成對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