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91章翼王西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亥時,鄱陽湖口。巴夏禮的「黑鐵算陣艦」拋錨,船艙裡堆著拆散的差分機。「大人,」副官指著岸上的無紋算籌工坊,「石達開在搞『算學平權』,匠人都能自計算籌。」

「團練不懂算理!」老匠人攥著斷籌吼怒,「這是測水深的......」話未說完,被苗沛霖一槍刺穿。算籌跌落水中,哨音隨水流漂遠,竟不測指導石達開的鐵製炮船避開暗礁。苗沛霖望著遠去的船隊,踹翻緝獲的算具箱,卻在箱底發明《簡編》的「舟戰算圖」——那是他祖父當年藏在祠堂的禁書。

卯時,瑞州府城。石達開命令開倉放糧,災黎憑無紋算籌領米:「老弱婦孺領三升,能計算籌者領五升。」人群中擠來個盲眼少年,指尖輕叩腰間的算籌筒,筒內算籌隨叩擊聲轉動,收回分歧調子的脆響。「我能算田畝......」他從懷中摸出一串特彆算籌——每枚鐵製算籌刻著分歧紋理的凹槽,有的刻橫線代表「一」,有的刻圓點代表「五」,僅憑觸摸便可辨數。

石達開用算籌測量輿圖:「洪仁玕想走東王的老路,用蒸汽複製算學天樞,卻忘了——」他指向案頭的無紋算籌,「竹篾能彎能折,鋼鐵一脆就斷。」俄然有探馬急報:「巴夏禮在九江傾銷『算理通寶』銅幣,一枚換三斤算籌竹料!」

石達開撫摩著鐵製炮架內側的微型火紋——那是匠人用針刻薄的,比巴夏禮商船的鉚釘還小。他俄然想起天京巷戰時,孺子兵懷裡滾出的「太」字算籌,血漬滲進刻紋竟構成新的導水紋路,「或許東王的火紋,本就該在官方流淌。」

五更天,天京「算學天樞府」的鎏金匾額被摘下。洪秀全望著新鑄的「火德算具」,算籌上猙獰的火焰紋比楊秀清期間粗了三倍,卻在匠人偷刻的稻穗紋前顯得浮泛。「聖庫報來耗損,」算學吏戰戰兢兢,「新鑄算籌合格率不敷四成,匠人說竹骨易裂......」

石達開將殘片投入火爐:「他錯在把算籌綁在神座上。」算籌在掌心轉動,山川暗碼隨竹節紋理若隱若現,「從今今後,算籌隻刻田畝、炮程、商路,不刻神號。」

鹹豐七年六月,廬州城外的竹林蟬鳴震耳。苗沛霖的團練埋伏在此,望著石達開的算籌車隊嘲笑:「都說翼王不要神符,本來帶著這麼多鐵傢夥。」他揮刀劈向匠人腰間的無紋算籌,竹片段裂處暴露竹哨構造——那是用來測水勢的哨音裝配。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