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81章更新換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聖庫另有多少洋鐵?」李秀成敲著竹製通訊竹陣——這套三年前的「聲算陣」現在已縫隙百出,竹簧因缺蜂蠟保養而開裂。

申時,巴夏禮的新商船「算理號」駛入上海港,船艙裡裝滿了歐洲仿造的「東方計算器」——實在是改進版的納皮爾算籌,刻度間嵌著藐小的放大鏡。舌人遞來倫敦報紙,頭版題目鮮明是《中國算具:機器文明的東方鏡像》。

左宗棠轉動動手中的「楚勇算尺2.0」——新版本內嵌黃銅齒輪,可聯動計算彈道,標尺後背刻著容閎從美國寄來的「對數表」。他望著港口裡停靠的「威遠號」改進火輪船,船尾的螺旋槳正緩緩轉動,這是李善蘭參照《海國圖誌》圖紙仿造的第一台蒸汽機,雖功率僅為洋船三分之一,卻讓湘軍海軍的航速晉升了40%。

戌時,浙東火線俄然傳來炮聲。左宗棠登上「威遠號」,光學對準鏡裡,承平軍的「抬炮」正拖著濃煙而來。「啟動齒輪聯動裝配!」他命令。炮手轉動算籌,齒輪動員炮架緩緩揚起,標尺上的「雪天修改值」主動切入,火銃群收回齊射。

未時,天京「算學天樞府」內,李秀成盯著案頭的「抬炮」殘件,炮身的浙東毛竹已被蟲蛀得千瘡百孔,鐵絲箍環也鏽跡斑斑。算學吏呈上最新戰報:「湘軍的『低硫鋼炮』射程比我們遠兩裡,且無炸膛之虞。」

「火銃仰角修改值,」教習敲著標尺,「按李善蘭先生的《火器真訣》,雪天需加算尺第三刻。」兵士們轉動標尺齒輪,金屬咬合聲與遠處的教堂鐘聲共振。牆角的火爐上,煮著的咖啡披收回異香,這是寧波洋行送的「提神藥」,現在成了算學館的晨課標配。

「僅夠鑄半爐鋼,」算學吏低頭,「且含硫量仍達兩成。」

「法國科學院用您的算籌改進了帆海計算器,」舌人笑道,「他們叫它『中國齒輪』。」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曾國藩接過稿紙,目光落在「化學闡發」四字上,想起客歲巴夏禮商船帶來的《化學鑒原》譯本。他摸出懷錶,表蓋內側刻著「師夷長技以製夷」,這是李鴻章送的生日禮品,錶鏈上還掛著一枚淮軍的「度算」算籌殘片。

卯時三刻,算學館的晨霧裡傳來整齊的口令聲。楚勇「光學火銃隊」正在練習「中西合璧操典」:兵士左手執光學對準鏡,右手握刻有《孫子算經》口訣的標尺,遵循法國軍事課本的「三點一線」法對準。行列火線,留洋返來的算學教慣用鐵桿指著黑板上的「三角函數圖解」,中間是用算籌擺成的「勾股弦」模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