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4章證據確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鐵錨堂已在膠州灣佈下漁燈陣,"王五遞上溫熱的黍米糕,"龍頭說,隻要賬冊上船,天亮前必能截獲。"肅順點頭,將刻著"壬"字的算籌放在案頭:"奉告匠人,算學館的舊檔,該重見天日了。"他曉得,那些被載齡視為"奇技淫巧"的算學公式,恰是重塑王朝武備的關頭——當年陳有福設想的膛線螺距演算法,若能複現,可使火炮射程增加三成。

焦紙上"粵海關"三字雖被火熏得恍惚,去處欄的珠碼標記卻清楚可辨。肅順指尖微顫——那是粵海關監督與載齡密通的暗記。算學吏又遞出半塊算珠,珠體凸起處的"載"字暗記與養心殿密檔記錄符合:"製造局匠人曾見載齡府管家出入庫房,昨兒卯時還運走三車木箱。"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大人,醜時三刻走的水。"算學吏單膝觸地,袖口暴露半截退色的織錦——那是嘉慶朝算學館舊製的齒輪紋章,因年代長遠已褪成淺灰。肅順重視到他鬢角新添的霜色,想起此人曾是嘉慶朝算學館最年青的主簿,因彈劾權貴放逐新疆,客歲才被鐵仙會暗中救援:"火起時有人喊......"算學吏俄然頓住,從懷中取出片焦紙,"這是從賬房殘垣拾得。"

卯時,江南製造局的餘火漸熄,七名匠人屍體被抬出,每人手中都攥著算籌。肅順望著他們補丁摞補丁的衣袖,想起嘉慶朝算學館"以籌報國"的訓詞。算學吏輕聲道:"他們曾用算籌測過火炮仰角,算過膛線螺距......"肅順抬手止住他的話,目光落在遠處載齡府方向——那邊正騰起濃煙,不知是走水還是密報泄漏,但他曉得,載齡禁止算學館答覆、私賣兵工數據的罪過,即將跟著鐵錨堂截獲的賬冊明白於天下。

子時,軍機處值房的炭盆燒得正旺,肅順用算珠在輿圖上標出載齡的權勢頭緒:廣州城綴著鴉片煙槍模型,江南製造局處堆著微型蒸汽機零件,京杭運河上漂著漕糧船剪紙。當最後一枚算珠停在"金田"位置,他翻開安德海密報:承平軍在郴州仿造"數據炮",雖未得陳有福"千分算尺校準"的核心工藝,僅憑《算學發矇》的粗淺測算,竟也能轟塌州縣城牆。而清廷算學炮隊因載齡私吞銅料、調用算學館經費,導致火炮膛線加工偏差逾寸,零件標準化率不敷三成,加上工匠被調去補葺頤和園,至今困守保定軍器所,成軍之日遙遙無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