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39章雙生炮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炮彈在距樓船兩丈處落水,鐵砂濺上船麵。僧格林沁眯眼細觀,見承平軍炮架公然以竹材為骨,接縫處用生牛皮捆紮。算學吏遞來新鑄"減重算籌",鎏金龍紋已磨去,籌身僅刻"忠"字火漆印。他叩擊籌身,收回木石相擊之聲——原是鬆木雕鏤後裹銅皮,並非中空鐵器。

酉時,火船逆流而下。石達開見清軍炮架轉動遲緩,知其鐵軸遇水鏽蝕,急令:"發葡萄彈!"炮手以"一鬥三升"法裝填鐵砂,竹製炮管因輕量矯捷,竟比清軍銅炮更快鎖定目標。彈丸擊中清軍儲藥艙時,他瞥見對岸算籌散落如棋,原是算學吏慌亂中碰翻籌盒,並無陣法可言。

鹹豐元年六月,鄱陽湖的梅雨季讓炮架上的鎏金算籌生了銅綠。僧格林沁用馬鞭颳著炮管水鏽,忽聞算學吏驚呼:"王爺!對岸樓船炮架在動!"他舉單筒望遠鏡望去,石達開水營樓船隨浪起伏,船舷"流水折漕"的刻痕被雨水沖刷,閃現出贛北船幫的"水痕記數"舊習——那原是測量漕船載米多寡的刻度,現在被承平軍借作炮位凹凸標記。

子時,湖麵火光照亮散落的算籌。僧格林沁踩著濕滑的青磚,拾起半塊嵌鐵砂的竹片——原是承平軍計數用的"五檔竹籌",並非暗器。算學吏屍身邊,一枚斷籌暴露"嘉"字火漆印,他忽憶起嘉慶朝算學館曾頒《算書整合》,現在斷籌或為當年舊物。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巳時三刻,細雨如絲。僧格林沁盯著望遠鏡裡的承平軍瞭望員,見其舉起裹油布的竹製望鬥,麻線刻度因受潮下垂。他忽憶起肅順密信:"南人善用竹器,然竹性畏濕,可趁雨勢攻之。"遂揮鞭命算學吏:"按《風角算經》調仰角,偏東二度!"算學吏翻動《禦製數理精蘊》泛黃冊頁,以銅製量角器校準炮口,三尊鐵炮同時轉向,炮口青煙被斜雨扯成細線。

算籌的哢嗒聲中,一邊是官營火器的緊密測算,一邊是官方匠作的矯捷應變,好似兩條並行的算鏈,在鹹豐朝的烽火裡,各自刻下傳統算術的深深淺淺之痕。而那本深藏內府的《算書整合》,正以竹籌、棉繩、鐵釘等千萬種模樣,在湖光雨色中持續著合用算術的生命力。

申時,巴夏禮商船破霧而來,船艙載著粵海關私運的鐵釘與火繩。石達開翻開《船舶修造彙抄》,對比鐵釘規格,想起漕船加固之法:"鐵釘釘竹,須分陰陽,陽釘長三寸,陰釘短半寸。"匠人依言將鐵釘嵌入竹製炮架,敲擊聲竟與算籌碰擊節拍相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