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38章土洋結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巳時,湖麵波光裡,巴夏禮的仆人動搖白旗,旗角繡著倫敦東印度公司的徽記。承平軍瞭望員舉起竹製望鬥——筒身裹著粵海關流出的西洋銅尺刻度,頂端蒙著湖州府產的細絹,可濾去強光便於觀察。觀察員以旗語報知:"左陣火炮三尊,間距約七丈!"這測距之法源自《武備誌》"望山法",經長江船工改進,以桅杆節數對應步數,暗合《九章算術》裡的類似三角形道理。

辰時,硝煙中巴夏禮商船動身。石達開拾起一枚炮栓碎片,斷口處竹紋與鐵屑交叉,好似江南竹器鋪的"竹包鐵"工藝。遠處破廟,孩童們用樹枝在沙土上畫著"九宮格"玩算籌遊戲,與《增刪演算法統宗》裡的"縱橫圖"如出一轍。

鹹豐元年蒲月十五,鄱陽湖東西兩岸劍拔弩張。石達開立於西岸水營樓船,遠眺東岸清軍炮陣騰起的黑煙——僧格林沁部的炮手正以長竹竿測量炮位間距,銅製羅盤在驕陽下折射微光,那是清廷火器營秘傳的"九章測演算法",其根底源自《欽定武英殿算書》的方位測量之術。他指尖叩擊船舷上的"流水折漕"刻痕——這原是江南糧道計算漕船吃水的土法口訣,現在被承平軍匠人借用於炮戰方位預算。忽聞探報:"英商巴夏禮商船拋錨,遣人求見,攜來洋鐵銑刀與火繩樣品。"

湖麵傳來清軍炮響,石達開急令啟用新鑄火炮。炮手轉動刻有"六合人"三才標記的木製轉盤——彆離對應遠、中、近三程,實則脫胎於《籌海圖編》的火攻戰略,火焰紋紅漆下模糊可見"福"字吉語,是江西匠人祈福的傳統。當"人"字對準炮口,裝填的火藥配剛恰是《火龍經》中記錄的"追魂炮方",經幾次試爆改進,射程較前增加兩丈。

僧格林沁在東岸炮台擲出六壬算籌,火器營把總按《禦製數理精蘊》佈陣,炮手們以棉線牽引炮架轉向,每挪動一尺便在木楔上刻痕記數。承平軍水營的竹製炮架則由四名壯丁合力鞭策,炮身刻著"仰三俯四"的紅漆標記,那是湘江船匠按照多年經曆總結的炮擊仰角口訣,與《火攻挈要》中的彈道闡述不謀而合。

巴夏禮在商船船麵記錄:"清軍炮陣依循文籍,承平軍火械取法官方,二者皆賴算術測量之術。"他望著湖麵漂泊的碎木片,某片竹板上刻著"一縱三橫"的算籌痕,與倫敦皇家學會藏的《中國算術圖解》中的"籌算布位"完整分歧,恍若文明超越重洋的印證。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