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曾國藩登上望樓,見湖口火焰紋炮壘騰起炊煙。李三遞來單筒望遠鏡,鏡筒刻著"鐵錨堂庚申年製",是肅順特批的奇怪物。他瞥見炮壘牆基暴露半截算籌標樁,樁身刻著"五尺"暗號,俄然想起陳有福的《築城記要》:"石達開用了咱湘軍的'勾股差分法'埋標樁,可惜..."算籌敲著望樓木欄,"他不知標樁該用'子午線'校準,咱的匠人早就算出,湖口地脈偏東二度,標樁若不偏西,隧道測距必差半丈。"
午間議事帳內,曾國藩展開《湖口礁位圖》,算籌在圖上擺出北鬥陣型。"快蟹船吃水八尺,"他用算尺量度礁石間隙,"明日立夏,卯時三刻潮汐漲至二尺三寸,恰是衝礁最好時候。"李續賓仍在嘟囔鐵仙會補給,曾國藩俄然擲出算籌,竹籌在牛皮輿圖上滾出弧線:"朝廷有朝廷的難處,咱湘軍得有咱的活法。昨兒收到的《湘軍器器算經》,你們都抄了幾遍?"帳中匠人紛繁低頭,唯有彭玉麟朗聲道:"已按'三鐵二炭'配比鑄炮,炮身刻了算籌校準線。"
寅時三刻,湖口水位標尺旁。彭玉麟的海軍匠人一字排開,算板在月光下泛著寒光。曾國藩站在旗艦船麵,腰間算籌袋繫著鹹豐帝親賜的"算學正心"玉墜,墜子與陳有福的鐵模殘片碰撞,收回清越之音。"各營聽令,"他的聲音蓋過浪濤,"以算板為令,潮漲一尺,舉青籌;潮退半尺,舉白籌——"話未說完,忽見湖口方向騰起三顆信號彈,火焰紋在夜空中綻放,竟與算籌校準線完整重合。
鹹豐元年四月初九,九江城外湘軍水寨。曾國藩盯著江麵浮冰,算籌在掌心撥得簌簌響。李三捧著新製的青銅算板趨前,板角火焰紋算籌映著晨光——那是從承平軍拋棄的火焰紋炮上撬下的,算籌孔眼還纏著半截紅綾,不知是哪個匠人臨陣前繫上的祈願。
未時,親兵押來被俘的承平軍匠人。匠人腕間繫著鐵錨紋紅繩,繩結款式與衡州分舵如出一轍。曾國藩親手解開綁繩,遞去一碗薑湯:"鐵錨堂的'分水燕尾舵',是不是在湖口改了吃水刻度?"匠人錯愕點頭,他歎了口氣:"咱湘軍海軍也用鐵錨紋舵,隻不過..."指尖劃過帳外快蟹船的舵盤,"咱在舵柄刻了算籌暗碼,左三右四是順水,左五右二是順風。"匠人瞳孔驟縮,明顯認出了這是鐵錨堂失傳的"水戰七策"私語。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