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變法:數據治國_番外二第29章酸儒做派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曾國藩指尖撫過虎蹲炮身的太極紋——那是按《考工記》"天偶然,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理念鍛造,雖竹胎銅身略顯粗陋,卻暗含"致泛博而儘精微"的理學思辨。李三抱來新製的三檔竹算盤:"大人,按您教的'差分法'覈計風速,抬槍仰角需再調三分。不成急。"曾國藩接過算盤,竹珠在掌心沉穩撥動,"昔年在京中譯《火器圖說》,書上戴梓先生曾言'炮術如治學,過剛易折'。"他望向對岸八旗陣地,鐵錨紋算學炮雖精工,卻因過分尋求"天家威儀"而忽視實戰,恰如清廷一味崇滿抑漢,徒留體製空殼。

未時,湘軍匠人營地飄來桐油香。曾國藩蹲在工坊角落,就著豆油燈翻看《鐵錨炮譜》殘頁——那是李三用三個月俸祿從八旗逃兵手中購得。"翼王麾下匠人能逆向拆解算學炮,我們為何不能?"他用炭筆在算板上勾畫改進草圖,竹製準星雖粗陋,卻比鐵錨紋炮多了可調度的卡槽設想,"明日讓老張之子嚐嚐,用湘竹的韌性補銅鐵之剛。"亥時,崇厚送來緝獲的承平軍算板。曾國藩摸著板邊磨損的《周髀算經》公式,俄然想起在翰林院與倭仁論學的場景:"當年談'格物致知',現在才知'格'的是民氣,'致'的是實務。"他在算板空缺處題下"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成,但問耕耘",墨跡未乾便被匠人借去拓印在炮架上。

晨霧中,曾國藩登上望樓,見八旗陣地炊煙環繞,桂祥的親兵正用算學炮管晾曬衣物。李三忿忿道:"若給我們三個月時候改進......夠了。"曾國藩打斷他,從算籌袋取出一枚鐵錨紋殘片——那是昨日從江底撈起的,"崇厚之流越傲慢,我們越要沉住氣。你看這殘片,鎏金早被江水淘儘,隻剩鏽蝕的鐵錨,好似清廷的麵子,不過是層鍍金罷了。"江風掀起他的青衫,暴露內襯補丁摞補丁的舊夾襖。遠處傳來承平軍匠人調試量器的聲響,那節拍竟與湘兵工坊的算盤聲模糊相合。曾國藩俄然輕笑:"算學本無界,民氣自設牆。待戰事告終,定要奏請皇上開算學科舉,讓天下匠人不拘旗籍,皆能以籌報國。"

喜好嘉慶變法:數據治國請大師保藏:嘉慶變法:數據治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崇厚輕叩腰間鐵錨紋火鐮,嘲笑道:"曾國藩素稱'紮硬寨',卻連炮架都用沉船木,算學再精又如何?"他身後算台上,八旗匠人用黃銅算具覈計彈道,算珠聲中混著嗤笑:"傳聞他在衡州辦團練,連《多少本來》都要謄寫三遍,真是酸儒作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