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苦果也是一樣的事理。我明天統統的不順心,就是我疇昔的惡業成熟了嘛,也是很簡樸,就是這模樣。以是我也不會抱怨,我也不會造下惡業,我也不會活力,然後跟人家吵架,然後一肚子不歡暢、不對勁,這些情感都冇有,不會生起來,就是因為我明白這個因果的事理。統統的苦果,都是我疇昔的惡業成熟了,就是這模樣。歡樂受報,不再持續造惡業,因為你發脾氣甚麼的,就又持續造惡業了嘛,你不能接管這個究竟,然後開端數落彆人,開端抱怨彆人,向內裡去找答案,如許也會造下很多的惡業。
第三個特質是:冇有造的業,不會受報。這個很首要,冇有造的,絕對不會報到你的身上。以是你就冇有權力說“都是你害的!”冇有這件事,都是本身的業報成熟了,不要牽拖(台語叫牽拖),不要連累到周遭的人、事、物說“都是因為這個、這個、這個!”不是因為這個、這個,是因為你疇昔造的業,現在人緣成熟了,以是受報了,不要到內裡去找答案。冇有造的業,絕對不會報在你的身上。
以是,如果我們想要有誇姣的家庭、勝利的奇蹟、安康的身材、無量的財產,統統順利美滿,應當如何辦?就種這些因,不要彆的去找,不要到彆的處所去種,阿誰都冇有體例感果的,都不是底子處理之道。
以是我們明白這個事理的話,在我們順利的時候,我們不會生貪、瞋、癡、慢,這類染汙的心不會生起,並且很清楚的曉得,就是我的善業成熟瞭如許罷了。以是它就不會激發煩惱,就不會造業。要不然人順利的時候,也能夠有很多造業的機遇,如果他不明白這個事理,他就會有很多貪、瞋、癡、慢出來,就會造很多不好的業。以是順利的時候,對凡夫來講不必然是功德,如果他不明白這個事理,是以而激發他的煩惱,然後造業的話,我們就曉得它不見得是功德啊。
那是不是就宿命論呢?我歸正也有救了嘛,我之前造的歸正要報,我是不是都不要儘力了?錯!因為佛法不是宿命論,運氣是能夠竄改的,本身來竄改,從業因動手竄改,比你改命、改運、改風水要來得有效,這個纔是底子之道,懂嗎?阿誰善巧便利,跟著人緣應用一下就好了,因為它不是底子處理之道,底子處理之道在“堅信業果”,要從因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