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鳳文牧師二_第184章 業的四個特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個奉告我們甚麼?這個很首要,奉告我們:即便是一件很小的善事,都不要覺得它很小,就不要做,做完以後要如何樣?持續保持阿誰鎮靜的表情越久越好,千萬不要悔怨!很多人積德以後會悔怨,那不但冇有增加泛博,還持續縮小。

第二個特質,它會跟著我們的思心所增加泛博。就是說你明天做一件功德情,你歸去越想越歡暢,你歡暢的時候多長、程度多大,固然明天是一件很小很小的善事,但是你做完以後,歡樂個三天三夜,非常的歡樂,這是講程度。它跟我們歡樂的程度跟時候成反比,你的程度有多大、歡樂的時候多長,你那一個小小的善業,因為你的思心所,思心所就是你的設法,就是每天都很歡暢,想到這件事就很歡暢,一向歡暢、歡暢,它感果的時候,會變成非常的泛博。

你每天還會造惡業嗎?第一個問本身:你如果是一個信賴因果的人,你還會造惡業嗎?你明天還會說錯話、做錯事,然後起不好的動機嗎?還會不會?應當是不會嘛!因為曉得惡因是結惡果嘛!前麵有無窮的大苦在等著你!還會不會造惡業?不會啊!那各位就是都不會再造惡業的人,因為信賴因果嘛!

明天有果報報在你的身上,就是你有造!以是你也不要想躲得過,這就是業的第四個特質:已經造的善惡業絕對不會失壞。以是也不要心存幸運說“我可不成以修個法,把它擋掉?祈請上師加持一下”,戴了很多的加持物,嘎烏內裡又是這個加持物、阿誰甘露丸,你躲得掉嗎?已經造的善惡業,絕對不會失壞。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師頌,眾師兄跟頌)願以此功德,提高於統統,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隨便舉例子,每天都在產生很多的事情,每件事情你是不是都很清楚它的業因呢?如果你很清楚,你就不會自怨自艾啊、甚麼怨天尤人啦,甚麼都不會了,抱怨啦、不滿啊,十足冇有了,就是靠一個信賴因果如許罷了,統統的題目都處理了。隻從這邊去追,追、追、追,去追阿誰因,不從彆的處所找答案,答案都不在彆的處所,就是如是因如是果,這麼簡樸的事理如許罷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