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溝去種田_《李氏宗史•苗侗篇•育公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閒搜蒿蓬,集鳥卵,育之及壯,放釋山林。

院士來察,公為導,夜寂閒談,知苗峒有山規,細問其詳,大驚:“未意庇護區早立千載。紫猇得存,豈唯天幸,殊賴人力哉!”

半載,攜利返,戶入盈萬,懸天寨得脫赤貧。

後六年,音每離,公每送,亦每泣,然心終不回。

皮公售荔枝,得資,即建溜索,懸天崖千年通途,始得怡暢。

公怒,擲凳擊鄉長,至血流,眾莫敢製,公乃揚長而返。

乃求得。公因而口述,授皮公,記之以獻。

公乃年蓄五豬,遇節醃之,然嫡親者亦不得食,留為侗寨緩急之用。

閒則入山為獵,以敷私用。

音因始發憤,有未信鳥道不能越語,事在前傳。

音家始富,公乃棄己田為池,育皮公所贈稻花魚苗,年分侗人之田,以益眾產。

三日回門,長生醉,與公格練,始悟公技精絕。前番得妻,乃公成全也。

事諧,返告,公喜甚,與皮公痛飲達旦,共醉於室。

然欲求窮竭,雖孕幼皆殺之,忤山規,公大不豫。

及返寨,外示淡然,峒人殊覺得忍,皆以公欲男孫,而待音薄。

皮公命侗寨以歡迎為事,其年戶入三十萬有奇,由是富甲諸鄉。

公為寨童肄業事,入紅水府,求納峒生,不受。

“如公與音者,即無皮公,終必積畦步乃至千裡。是故非懸天寨賴皮公得興,實李家溝賴音得興也。其事豈偶爾哉?豈偶爾哉!”

公喜,以皮公類己,然未識皮公之能,但以音有托,大慰。

新朝欲獲皮張,麝香諸物,建獵隊,聞公技捷,納參軍。

公始識皮公之能,益賴重之,峒人亦以皮公為家人,殊親厚。

庇護區立,諸法多從公之議。

即長,父冇,峒人共推公,立為主。

苗鄉因而始富,公與皮公計,言送寨童退學事,皮公深然之,入縣白令。

皮公田,阿音啟公,公送稻種,並使子媳峒人助耕。

公擁之泣:“吾誤吾孫矣!”

然皮公另有諸業,寨務實以公為主。

留公於寨,遣其父,日授技,以待父歸。

二傳授以公為友,愛重之,實心為運營。另辟金花茶,天麻為業。皮公召眾培養,資以補助。

牽手諄諄,殊小意,唯恐皮公負音,使音不樂。

或謂:“性簡而直,誨貽子孫,非獨言傳,亦以身教,故可佩佩。然至遇皮公始得振,設非有遇,終無所獲。則懸天寨之興,非偶爾哉?”

皮公立基金會,公稔識蜀山,與之同考,於苦人窩得紫猇。

亦收諸匪贓私,貨以分紅。侗寨賴公父得活,諸匪亦賴公父得存,為相生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