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仙道_46. 說禪道,兩段公案論悟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居士高見。”莫閒讚道。

兩人出去,喊了一聲爸,說:“這兩位必定是你老所說的高朋,明天淩晨,你就要我們上集市去買肉和菜,還叫我們打酒,想必是接待二位,兩位高朋,你們先聊著,我們去做飯。”

“女人好悟性!”一凡居士驀地讚道,謝草兒剛纔聽了這個公案,頭都大了,見莫閒這麼一說,她乾脆不予理睬,管他甚麼禪與道,就按徒弟傳授去修行。

“不是如許,這裡講的是道體,像道一禪師如許悟性,千萬人中可貴一人,我們是愚人,但不是不能悟道,我們下的工夫,道的種子會漸漸萌牙,正如一凡居士所說,我們不能沉迷於力量,而要不竭尋其底子,終有一天,我們會恍然大悟。”莫閒見她環境有些不妙,開導道。

莫閒心中一動,想起一事,說:“居士,你是禪宗?”

“嗬嗬,普濟寺是一座禪宗寺院。”一凡笑笑。

道一沉默,冇有答覆。

一凡居士笑了:“所知障就是被本身本來的知識學問矇蔽,產生先入為主的看法,從而落空一顆公道的心,人生活著,各種知見不免,很難製止所知障,固執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底子智。修行之人,常常因固執外相而走入岐途,就如打坐,本是一種手腕,但和尚們常常忘懷這一點,為打坐而打坐,落空了它的本意,修行就變成一場空。”

懷讓禪師:“磨磚不能作鏡子,那麼你呆呆地坐在那邊又如何能成佛呢?”

莫閒搖點頭說:“懂很多隻是知識,並不必然會代表聰明,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慧破萬年愚,我懂很多,恐怕會有所知障。”

那是一個關於饅頭的故事,這天早上,一凡小和尚發明師父獲得了6個饅頭,大師兄也獲得了6個饅頭,隻要他本身獲得了4個饅頭。

道一:“磨磚如何能作鏡子呢?”

道一禪師聽完懷讓禪師這番開示,當下心開意解,見到本身本來臉孔。

“甚麼是所知障?”謝草兒又問道。

道一禪師十二歲時拜懷讓禪師為師,削髮削髮。

“我們修道,靜坐練氣,不是冇有效了?”一刹時,她信心擺盪了。

道一禪師又問:“道既然非色又無相,如何才氣瞥見?”

懷讓禪師:“我磨磚作鏡子啊。”

小一凡點點頭,捂著肚子,說:“師父,今後,我還是吃4個饅頭!”

“那麼,居士是在甚麼處所得法的?”謝草兒明顯還冇有斷念,莫閒在心中搖點頭,本身已將神通講起她聽,她還是冇有瞭解,到底書讀少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