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立道_五,《黃庭經》引證分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3、以五藏論靈魂者。《內經》雲:“心藏神,肝藏魂,腎藏精,肺藏魄。”“隨向來往者謂之魂,並精出入者謂之魄。”此言魂與神為一家,魄與精的一家,正合丹道東三南二,木火為侶,西四北一,金水同宮之說。

第八章斷欲

“黃庭真[中]人衣朱衣,關門牡龠闔兩扉,幽闕使[俠]之高巍巍,丹田當中精氣微。”(《外景經》)

“作道優遊身獨居,扶養性命守虛無。”(《外景經》)

神者乃最不成思議之物,變幻無方,出入無時,誰得而拘之。所謂存神者,難道徒論空言乎?然苟知其法,亦不難為。存神之義即神自存耳,非依他力而後存也。存神與存想分歧。存想者,如《大洞經》存想百神之衣裳、冠帶、描述、行動。又如《龍虎九仙經》存想黃雲撞頂,《中黃經》存想五方五色之氣出於身中等法皆是。若夫存神則無所想,不過將神光凝集於一點,不使散漏之謂也。存神不限於身中一處,亦不限在身內,偶然亦存神於身外。丹道步步以存神為用,《黃庭經》所雲尚未儘其量,惟示學者以梗概罷了。

十、以天生之前後論靈魂者。《春秋左氏傳》雲:“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後儒為之解曰:始化是胎中略成形時,人初間才受得氣,便結成個胚胎模樣是魄,既成魄,便垂垂為動,屬陽曰魂。

“瓊室當中八素集,泥丸夫人當中立。”(《內景經》第二十一章)

“腎部之宮玄闕圓。”“主諸六府九液源。”“百病千災當急存,兩部水王對生門,令人長生升九天。”(《內景經》第十二章)

“問誰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內景經》第十九章)

“保我泥丸三奇靈,怡淡閉觀內自明。”(《內景經》第二十一章)

6、以起落論靈魂者。《朱子全書》曰:“人將死時熱氣上出,所謂魂升也,上麵漸冷,所謂魄降也。”

引證《黃庭經》本文:

“三光煥照入子室,能存玄冥萬事畢,一身精力不成失。”(《內景經》第二十五章)

“垂絕念神死複活,攝魂還魄永無傾。”(《內景經》第十一章)

修持之道非有彆種奇異手腕,不過積精累氣罷了。凡人皆食五穀和五味,道人獨食陰陽之氣。《黃帝內經》雲:“食穀者聰明而夭,食氣者神明而壽。”亦此意也。夫人活著俗,不管如何安適,總不免有勞心勞力之事。一有所勞,其精力即不免喪失,是必用體例以賠償其喪失。其法如何?即呼吸也。但呼吸來往必有定所,其扼要乃在廬間。廬間亦名規中,即黃庭也。如能常用調呼吸之功,而又能保守身內精力,不使外漏,則身不足慶矣。日積月累,迴環於方寸當中,以立命根。借身內之元氣,以招攝太空之精力,則自有生以來積年喪失之精力,皆可還歸於我身,何患老乎。人身臟腑,肺部最高,形如華蓋。肺屬金,其色白,故曰玉闕。肺之下故意,心屬火,其數七,故曰七元之子。肺藏氣,氣藏神,道家貴在以神馭氣,故曰“七元之子主調氣”。肺開竅於鼻,人麵分五嶽,鼻為中嶽,故曰“外應中嶽鼻齊位”,素者純粹之義,黃者中和之義,心要純粹,氣要中和,故曰“素錦衣裳黃雲帶”。身材偶有小恙,則呼吸不能調勻而喘氣,此時宜存神以調和病氣。六氣者,風、寒、暑、濕、燥、火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