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立道_五,《黃庭經》引證分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玄元上一靈魂煉,一之為物最罕見[叵卒見],須得至真乃傲視,至忌暮氣諸穢賤。”(《內景經》第二十七章)

媒介呼吸、漱津、存神諸感化,法良意美,效驗計日可期。然學者不察,固執過分,非徒無益,且有侵害。故繼之乃至虛。致虛者非閒坐頑空也,乃動中之靜也。非統統不依也,乃心依於息,息依於心,渾但是定,肅但是照也,醫家用參術補氣,而懼其滯,必佐陳皮以疏之。用地黃補血,而嫌其膩,必佐當歸以行之。修持者以風火之力煆出飲食之精華,以培補吾身之虧損,必順乎天然之理,符合虛無之妙,以調和其過分,而製限其不足,方可歸於純和之域,是猶醫家陳皮、當歸之感化也。不然固執成法不知變通,決計大進,返使陰陽有偏勝之疾。

“杜口屈舌食胎津。”(《內景經)第二十七章)

引證《黃庭經》本文:

“呼吸廬間以自償,保守完堅身受慶,方寸當中謹蓋藏,精力還歸老複壯。”(《外景經》)

“存嗽五芽[牙]不饑竭。”(《內景經》第二十二章)

“物有天然事[道]不煩,垂拱有為體自[身材]安,體虛無物身自閒[虛無之居在幃間],孤單曠然口不言。”(《外景經》)

第六章存神

第五章漱津

“口為玉池太和宮。嗽咽靈液災不乾,體生光彩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內景經》第三章)

“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一部[麵]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園一寸處此中。”“但思一部壽無窮,非各彆住居腦中。”(《內景經》第七章)

人賴百穀以養身,調五味以悅口,而大患即由此而生。葷腥臭氣足以穢亂吾人之神明,導致胎中所受之天賦元氣雕零殆儘,如何能得返老還童之效?魂飄魄喪,悔怨何追。若能漸絕穀食,用心食氣,保養太和,則可長生。然修持之道至為奧妙,陰陽不成偏勝,靈魂必宜合煉。靈魂合煉者,便是由後天之陰陽複歸於天賦之一氣。但此氣最不易得,有真有偽。真者純是清靈活力。偽者中含穢質暮氣,乃大忌也。道家以是貴乎靈魂相拘者,因魂之性每戀魄,魄之性每戀魂,不忍分離。不幸以人事之逼迫,使魂不能不升,魄不能不降,靈魂分離則人死矣。返還之道亦是順其靈魂天然相戀之性罷了,夫人當生命垂絕之時,苟一念至誠,存想吾人身中元神,尚可多延殘喘,況知靈魂相拘之道者,豈有傾危之患乎。夫攝魂還魄,雖有感化,惟貴在戰役,而不成過火。偏則反麵,激則不平。苟靈魂能和,則氣可化津,津亦化氣,周身津氣津潤暢通,自無不平之患矣。修煉之術先有為而後有為,戰役之極,歸於靜定,靈魂天然安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