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_第9章 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 (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我給圓圓講故事始於她一週歲前,不知最後給圓圓讀書時她聽懂冇有,但我每次給她讀書時,她都聽得如醉如癡,敞亮的雙眸裡充滿愉悅的光芒。我給她買的書被我們一遍各處讀著,每次我都一字字指著讀,到圓圓開端說話,就跟著咿咿呀呀地鸚鵡學舌,越來越能把媽媽給講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來,還常常本身裝模作樣地讀書。

同時,當我們帶她到大眾場應時,老是不失時機地指給她一些筆墨看,比如在火車站我給她讀“製止抽菸”,奉告她這裡人很多,氛圍不好,這個牌子奉告大師不要在這裡抽菸;逛植物園時一起讀唆使路牌,然後我們就找到了想要看的植物;進了百貨闤闠,先一起看購物導示牌,順利地直奔我們要去的樓層。

有一次圓圓和我從小店買東西出來,帶出滿眼戀慕的神情,說她長大抵開小賣部。我問為甚麼,她說我們買東西要費錢,開小賣部的人就不消耗錢。我厥後發明她和鄰居小朋友在一起玩開小賣部的遊戲,相互扮演店東和主顧,扮店東的人老是很有幾分對勁。看來她滿心想做個小店東,由此我想到和她玩開小賣部的遊戲。

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好;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好?

我想,對於白紙一樣純粹的孩子來講,任何詞彙於他都是全新的。我們以為“淺顯”的或“不淺顯”的,於他來講實在都一樣。“大灰狼落拓地漫步”和“大灰狼漸漸地走路”,在剛學說話的孩子聽來,並不感覺瞭解哪個更難。我們最後灌輸給他甚麼,他就接管了甚麼。有的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怕孩子聽不懂,把書麵語轉化成淺顯的口語,這實在冇需求。正如一個從小講漢語的人麵對英語時會有難堪,而一個從小聽英語的孩子卻從不感覺聽英語是件困難的事一樣。以是千萬不要擔憂,孩子本性中對任何事情都充滿獵奇,給他“讀”或給他“講”,對他來講一樣有吸引力。

冇統計過圓圓在甚麼時候熟諳了多少字,憑印象,她在五歲之前熟諳的字都是零零散散的,不會本身看書,老是由我來給她講。五歲後,在很短的時候內――或許是某個偶爾身分促進,比如說她要媽媽給講故事,而媽媽說冇時候,你先本身看吧,因而她開端本身看書了。對書中內容的激烈獵奇,使她顧不上筆墨的陌生,囫圇吞棗看個大抵,獵奇心獲得了滿足。我及時嘉獎她識了那麼多字,會本身看書,再把她不熟諳的字給她讀一讀,這個故事就被她接收了――她從完整小我的瀏覽中獲得了極大的興趣,自此有點一發不成收的勢頭,書越讀越多,字也越認越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