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影評人的批評勾得心癢癢的影迷激烈要求《暮色》提早公映,為此夏真每天能收到數以萬計影迷來信,他們都在抗議,稱北美11月11日才公映實在是太晚了。
調侃的是,她的導演生涯和她的演員生涯一樣“盤曲”,她是天下公認的“天賦導演”,22歲仰仗處女作獲得奧斯卡“最好導演”提名,成為奧斯卡電影史上,最年青的最好導演提名者,但是她本人卻不是奧斯卡電影史上最年青的最好導演,乃至在她以導演身份連續拿下金球獎、威尼斯的金獅獎、戛納的金棕櫚,柏林的金熊獎等多項大獎後,奧斯卡才後知後覺,頒佈給她被業內稱為“早退了十年的小金人”。
停止11月11日,北美全麵公映前,《暮色》外洋市場拿下三千萬美圓,這個票房成績遠遜於夏真上一部電影《安和安吉拉》,不過考慮到人丁龐大的亞洲還未上映,派拉蒙和望遠鏡文娛公司,乃至夏真本人都非常看好票房遠景,以為《暮色》遠景可觀。
作者有話要說:嗯,看文鎮靜~
除了國際巨星,伊妮德・夏還是一名鼎鼎大名的導演,21歲入行以來,由她執導的每一部劇情片,都能在奧斯卡拿下一個或是兩個“演員類”的獎項,她也被以為是“好萊塢最會捧人”的導演之一。
究竟上夏真也有此類擔憂,固然《暮色》的上映動員了此前已經發行一月不足的《安和安吉拉-超長版》DVD發賣量,但派拉蒙先外洋後北美的發行戰略,也是為了包管票房成績,究竟上《暮色》的北美市場並不是非常悲觀。
作為公認的氣力派女星,伊妮德・夏不管是演技還是資格都非常高,她是30歲前,被奧斯卡提名次數最多的演員,自19歲提名奧斯卡最好女副角起,她五次提名奧斯卡最好女配角,兩次提名奧斯卡最好女副角,遺憾的是,她本人始終冇能在30歲前捧回一座小金人。
如此多的名媛大腕,讓《暮色》在英國的首映紅毯有了不輸於電影節的氣勢。
值得一提的是,伊妮德・夏介入影後,和摘下“最好導演”桂冠是同一年,倒是仰仗分歧的電影,一部由彆人執導而她主演,另一部則是由她執導彆人主演,那一年也被媒體稱為“Enid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