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四他爹韓玉貴種了一輩子地,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平時連走馬崗都不咋去,更不消說進城了。冇見過啥世麵,對付不了那些場麵上的事。反觀潘家父子,不但多多極少識幾個字,不但是開當鋪的,並且有個舉人親戚,以是跟著潘二做上了官,潘掌櫃彷彿成為走馬崗那一帶的士紳之首。
“是啊,”劉山陽進京趕考過,深知想金榜落款冇那麼輕易,就算運氣好能中式能做上官,但想做到段大章這麼大的官比登天還難,不由感慨道:“可惜我這輩子也就如許了,此後隻能看誌行的,沾誌行的光。”
“行行行,我稍後就到。”
段吉慶和潘掌櫃也帶馳名帖去了,隻是人太多冇插上話,遠遠地躬身作了個揖,也不曉得段大人有冇有瞧見。
“哦。”
“請了,我是先去走馬崗請到大夫,然後再從走馬來城裡的。”
“彷彿是家裡丟了兩隻雞,他想去瞧瞧是不是跑山上去了。”
“他好好的跑山上去做啥子?”
提起韓四,潘掌櫃忍不住嘀咕道:“可惜誌行不在家,如果誌行在家,如果誌行跟我們一道來,段大人必然會晤的。”
論仕進,潘二的官不但是韓四提攜的,並且做得遠冇韓四那麼大;論人丁,潘家的人丁也不見得比韓家暢旺;但如果論秘聞,韓家真比不過潘家。
但現在不是平時,遇著的是十萬孔殷的事,入夜了也得打著火把接著趕路,等他們趕到韓家已經是第二天中午,走夜路時被露水沾濕的衣裳已經乾差未幾了,黏糊糊的渾身難受。
潘掌櫃在城裡新開的當鋪有段家和韓家的股,新開的茶行一樣有段家和韓家的股,之前那些幫在江南大營效力的同親捎信捎銀錢的事,現現在也一股腦交給“同興當”辦理。
段吉慶還希冀潘家幫著照顧鄉間的親家,這個忙天然要幫,冇想到幫著幫著竟稀裡胡塗地跟潘掌櫃一起做起了買賣。
……
潘掌櫃一樣認識到韓玉貴真如果死了,韓四這官就做不成了,而他家老二也就少了個背景,顧不上再坐抬杆,竟翻身下來道:“劉老爺,段經承,我跟關班頭一道先回城,要做哪些籌辦我清楚。”
段吉慶之前一向在府衙當差,冇吃過啥苦。
段吉慶一刻不敢遲誤,從徐氏手中接過行李,就在世人攙扶下爬上馬背,跟關班頭、潘掌櫃和韓大一道孔殷火燎往走馬趕。
潘掌櫃不像他這麼養尊處優,在鄉間時幾近每天都走山路,能跟得上關班頭和韓大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