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見蔡勳墜地,吃了一驚。剛好孫策轉頭,瞥見蔡和馬到,大喝一聲,聲如巨雷。蔡和惶恐,倒翻身撞上馬來,破頭而死。孫策到門旗下,將蔡中丟下,已被挾死。一頃刻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大家皆呼孫策為“小霸王”。
孫策膽小,以寡兵圍攻江陵,更命令三麵攻城,隻留北門放走。蔡瑁在城中苦盼劉表來援,不想劉表卻在宜城被程普偏軍所利誘阻截,一時不能南下。
孫策拱手拜謝,又向周瑜說道:“坐等韓軍上門不是某的氣勢,我欲發兵北伐劉表,如能在韓軍南下之前,先期將劉表擊破,據漢水以阻韓易,情勢或許更好。”
荊南太守府,接到袁術敗亡的動靜後,孫策召周瑜、張羨議道:“江東已定,接下來韓易必會發兵征討荊州。不在本年底,便在來歲初。不知我等該如何應對纔是。”
周瑜拜道:“伯符兄,我軍雖得了荊南之地,也堆積了六萬雄師。但是卒不經練,兵甲不齊,士民不附,隱患頗多。隻觀月前擊退豫章邱會的一萬佯攻雄師,就折損很多,便可想而知了。將來韓易南征,我軍恐難敵過韓軍的征討。”
新投之將甘寧獻計從陸路取夷道,偷渡夷陵。孫策納其計,令甘寧領八百水賊夜離公安,親身擇精兵萬人攻取夷道。夷陵守將不備,遭至甘寧水軍奇襲,倉猝棄城而走。孫策一軍遂安渡大江。
蔡瑁一日內連失三弟,心內絞痛不已,揮兵與孫策軍大戰。孫策軍勇將很多,韓當、周泰、甘寧、淩操、陳武、董襲各奮勇突陣。孫策更是勇不成擋,又陣斬大將呂介。孫軍以寡淩眾,當日殺得蔡瑁兵大敗,屍橫遍野,斬首萬餘級。餘下人馬大半投降孫策。
周瑜點頭讚道:“伯策兄長的氣慨豪放,我甚心折。隻是我軍以少敵多,能在年內擊敗劉表嗎?”
孫策揮兵強攻公安,黃祖派其子黃射,部將張碩領水軍兩萬人停靠江南,以強弓大弩援助公安,公安城不得下。正難過間,俄然黃射軍船火起。
江中細作探知,飛報襄陽劉表。劉表大驚,急聚文武將士商討。蒯良說道:“主公不必憂愁。可令黃祖部領三萬江夏水兵為前驅,阻敵大江之上,主公親率荊襄之眾為援。孫策跨江涉湖而來,安能用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