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積善,下一世便納福緣,善業堆集,能入天道。”金剛智道:“若作歹過量,則墮天國道。”
呂仲明沉吟不語,吉藏朝台下諸人看了一眼,又看李淵,當真道:“陛下,人生之苦,與生俱來,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分袂、求不得、五蘊盛,是為八苦。”
“願洗耳恭聽。”呂仲明客氣道。
“說到這個。”尉遲恭走上高台,一本端莊道:“某也有一事,向來不解,想就教金剛智大師。”
“智之所及,無渾沌處。”
呂仲明絕口不提揚州鬥法一事,吉藏也當作統統冇產生過,兩邊嗬嗬嗬地笑,內心也都在嗬嗬,呂仲明便插手了步隊,開端遊大興善寺。李淵走在前頭,呂仲明與李世民走在一處。
“磨難不必摒棄,修道,不是讓你終究摒棄磨難,正因萬物有始有終,死生相隨,生生不息,統統方有了意義。”呂仲明誠心道:“冇有人會一輩子痛苦,也冇有人能一輩子事事順利,老是相伴相生,令我等明白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的至理。”
“說。”金剛智冷冷道。
吉藏笑道:“國師來到現在,此處,要修改的,不也恰是人緣而產生的果?”
“釋尊也稱‘毗盧那遮佛’,意為光曜人間。”玄奘規矩道:“光亮普照,遍及十方,是為大日如來。”
法朗:“……”
李世民又伸手指,抹去呂仲明嘴角的口水跡,呂仲明認識到朝晨起來臉也冇洗,便急倉促趕來了,忙以袖子揩拭。是時大興善寺正門大開,沙彌列隊兩側,三名和尚將李淵迎進興善寺內。
法朗解釋道:“佛門有疇昔佛,現在佛與將來佛之分。”
呂仲明身穿明黃道袍,指間繁花綻放,國師講道,天花亂墜,當真是做足了場麵與風頭,一時候百姓都笑了起來,聽到這處,忍不住紛繁喝采。
呂仲明一時候無言以對,法朗又朝場上,場下暖和說:“至於民氣中的苦痛與陰暗,在修行中,終得遣散,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不時勤打掃,莫使有灰塵。”
數僧底子冇推測呂仲明竟然會在現在此處,半點不客氣地提出道佛淵源一事,神采都不太都雅,金剛智咳了聲,但是呂仲明已伸手去接,吉藏隻得給他,法朗笑笑,表示無妨。
李淵隻是袖手而立,並不禮佛,正殿內供奉的是彌勒,李淵問:“這位是……”
“你在大家間刻苦,是以尋覓大慈大悲觀安閒,在他麵前靜思,以平撫心中苦痛,笑對窘境。”法朗莞爾道:“歸根到底,佛性便是你的本心。大家心中皆有佛,以是國師……不必再問拜佛修佛有甚麼用,佛隻是一個帶路人,在眾生悟不得‘道’,也說不清楚的時候,陪你走過塵寰的生老病死這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