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玉熙宮燈火盈盈。楊廷和與嘉靖在殿中對弈已然多時,宮人們守在一旁,寂靜無聲。
呂方為移來一盞燈籠,敏捷掃了一眼全桌,他有些奇特了,這些書冊亂糟糟地被陳在案上,既冇有按他列的書目為序,也冇有任何分類,一本詩集合間放著兵法,兵法中間放著鬼怪傳記,如此稠濁粗糙的氣勢與以往的楊廷和大相徑庭。
不過還好,博物誌就在書案的第一行,他一眼便認了出來,趕緊取出遞給身後的嘉靖。
幾個寺人抬來幾架書案,拚成一張龐大的桌麵,並用一張紅色的桌布將它們蒙起,書架被呈上殿來,嘉靖目光輕略一掃,不由得一笑。
楊廷和聽出嘉靖言中嘲弄之意,他是說,楊廷和你如果真敬愛書,又為何會鄙吝幾個書廚,本日這般寒酸地端上如許一個書架呢?
“天氣如許晚,楊閣老昨日一夜未眠,明天又在內閣忙了一天――”
期間擺列雖似偶然,細看卻精美。隻是令嘉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甚麼《艾草集》後跟著的就是《博物誌》,而《放翁實錄》以後,便是《高唱古國實記》呢?這些個書目之間又有甚麼乾係?他冷靜看了好久,始終不得門道,昂首見楊廷和也一樣迷惑地望著桌案,便俄然笑起來,道,“閣老,看來府上有高人啊。”
嘉靖接過書,信手翻閱了幾章,書中滿是工工緻整的小楷,雖是雋永的字體,勾畫的筆鋒之間卻透出一股蒼勁的力道,這些書冊均是出自楊廷和親筆的手抄本,抄誦佳作乃是他從少年時便養成的讀書風俗。
“誒。”黃錦打斷楊慎的話,輕聲道,“主子萬歲爺每日為子民福祉憂神焦炙,可貴有如許的興趣,就是楊閣成本身也不忍怫了皇上的興趣,我們做奴婢的如何好擾了君父的雅興?”
“皇上謬讚了,不過是年青時候的癖好投了巧罷了,臣以之為好,做起來也不困難。”
“不必了,我去偏殿靜候。”楊慎不肯與他膠葛,冷冷看了一眼玉熙宮的主殿,便拂袖而去。
“閣老,可乏了麼。”
黃錦一笑,道,“閣老在殿中與皇上對弈,苦戰正酣哪。”
嘉靖嘴角略提,隨口便道,“是麼,若朝臣皆能以楊閣老為表率,那我大明便――”
楊廷和略有一怔,隨即微淺笑道,“皇上的棋藝又有促進了。”
楊廷和側目而視,見那書架之上的書冊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一聲悠長的“吱――”從門邊傳來,幾個侍衛抬著一個書架入殿,一向站在天子身邊的寺人呂方向入口處張望,彎下身子小聲對天子說道,“主子,看來,是您要的書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