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記憶:軍事迷必知的60場經典戰役_8.中日百團大戰〈1940〉――千裡沃野上的搏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2日午餐後,彭德懷、左權在作戰室聽作戰科長王政柱彙報戰況。當問到八路軍實際參戰兵力時,王政柱嗓音清脆地答覆道:“正太線30個團,平漢線盧溝橋到邯鄲段是15個團,同蒲線大同至洪洞段12個團,津浦線天津至德州4個團……參戰兵力總計105個團。”

右翼隊重點進犯淶源縣城,但是因為貧乏攻堅的東西,日軍又停止著固執的抵當,兩邊奮戰了一夜,但是卻冇有到手。23日,轉為進犯淶源核心日軍據點。至26日,接踵攻占三甲村、東團堡等10餘處據點。28日,由張家口聲援的日軍3000餘人進抵淶源城,右翼隊遂轉移兵力於靈丘、渾源方向,協同右翼隊前後攻占了南坡頭、搶風嶺、青磁窯等日軍據點。10月9日,又有大同的日軍100多人來停止援助。而當時的晉察冀軍區當即決定結束淶靈戰役,此次戰役共毀滅日偽軍1000多人。

◇知識拓展◇

最後,在八路軍軍民的英勇打擊下,打擊邊區本地的日軍到11月尾終究開端撤離,至此,威震國表裡的百團大戰也悄悄落下了帷幕。

王政柱話音未落,左權參謀長搶先說:“好!這是百團大戰,作戰科要細心把數字查對一下。”彭德懷定性地說:“不管一百零幾個團,此次戰役,就叫做百團大戰好了。”

以後,顛末量方麵的周到研討和經心的策劃,一個出奇製勝的作戰打算就如許產生了。

電報建議:我八路軍“毫不能讓敵修成”,不然“將形成對峙遊擊戰役的極度困難局麵”。由日本華北方麵軍司令官多田駿親身策劃的這一暴虐詭計,天然引發八路軍總部朱德、彭德懷的警戒。

1940年8月20日,這是中國抗日戰役汗青風雲中一個特彆的日子。這一天早晨,在晉察冀軍區火線批示所駐地一個叫洪河漕的小山村,在120師火線批示所駐地興縣蔡家崖小院裡正處在大戰前的嚴峻氛圍中。22時整,各兵團遵循同一的規定建議打擊。

9月2日,日軍合擊正太鐵路南側的安豐、馬坊地區的第129師。該師以4個團的兵力英勇停止抗擊,打死打傷日軍200多人。9月6日,第129師第386旅和決死隊第1縱隊各兩個團,於榆社西北雙峰地區包抄了日軍1個營,擊斃400多人,突破了日軍的合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