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一陣騷動從不遠處傳來。本來是一個乞丐在米鋪前暈倒了,鋪子裡的伴計正要趕人。
"跟我來!"葉知秋帶著世人從後門撤退。她年青時在虎帳行醫,早有應敵經曆。
王子明很快買來熱粥,葉知秋一邊照看乞丐,一邊對學子們說:"你們看到了甚麼?"
"說說明天的感受吧。"葉知秋給每人倒了杯茶。
"我雖出身豪門,"王子明說,"但明天也有新的感悟。之前隻感覺朝廷無能,現在明白治國之難。"
林月笙立即會心,回身問道:"你們感覺該如何辦?"
回到明德堂,已是月上柳梢。葉知秋讓學子們各自寫下心得體味,明日再見商。
"王子明,你為甚麼說有米就不錯?"
"陛下,"她輕聲道,"不如讓門生們想想,該如何措置?"
本來他帶著幾個親信大臣也來體察民情,此時都站在人群中。這些大臣聽了學子們的闡發,都暴露讚成的神采。
她話音未落,俄然聽到一陣鼓譟。一群衙役模樣的人氣勢洶洶地衝過來:"都散開!這些叫花子影響市容,全數趕出去!"
"先生,但是要扮作平常百姓嗎?"王子明獵奇地看著葉知秋和蕭遠珩的打扮。兩人都換上了淺顯的布衣,若不是那份奇特的氣質,還真看不出是前朝帝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葉知秋也笑了,"這些孩子,將來都是要獨當一麵的。與其教他們躲避風險,不如教他們如何麵對。"
"客長,"米鋪老闆熱忱地先容,"上等白米二十文一鬥,細糧便宜些,十五文一鬥。"
葉知秋冇有說話,隻是冷靜記下。走過幾家米鋪後,她纔開口:"你們發明瞭甚麼題目?"
"老闆,"葉知秋直視他的眼睛,"你可曉得此人是誰?"
"先看看糧價。"葉知秋走到一個米鋪前,"老闆,這米如何賣?"
蕭遠珩笑了:"你這是要把明天的不測,也變成課本?"
"等等。"葉知秋快步上前,蹲下檢察乞丐的環境。她的醫者本能讓她立即發明瞭題目,"此人是餓急了,再加上有些風寒。"
學子們手忙腳亂地照做,米鋪老闆卻有些不樂意:"這類人整天在這裡裝不幸,影響我做買賣。"
茶社頓時大亂。蕭遠珩護著葉知秋,警戒地環顧四周。學子們固然惶恐,但都本能地圍攏過來,庇護教員。
夜深了,書房的燈火仍然亮著。葉知秋在修改門生的課業,蕭遠珩在清算本日的見聞。這看似平常的一天,卻讓明德堂的學子們上了最活潑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