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_101|6.9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致虛極,守靜篤。

保此道者,不欲盈。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此三者不成致詰,故混而為一。

非以其忘我邪。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八章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是謂襲明。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為有為,則無不治。

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上義為之而有覺得。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七章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世人皆不足,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無執,故無失。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不尚賢,使民不爭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五章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曠兮其若穀﹔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九章

揣而銳之,不生長保。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上善若水。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下德有為而有覺得。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三章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其次,畏之﹔

混兮其若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常使民無知無慾。

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不自是,故彰﹔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