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賢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何如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賄有餘;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民之處置,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露。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敷。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賢人不可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複守其母,冇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畢生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畢生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無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常德乃足,複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樸散則為器,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賢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