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山海經對本體有著影響,”地球方羽放下了山海經,他感遭到了那種彭湃的力量,固然並不是呈現在他的體內,不過,即便隔著無數的樊籬,他跟本體仍然是有著聯絡的,他能感遭到那種如同上古凶獸的吼怒。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成得而親,不成得而疏;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不成得而貴,不成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希言天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孰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道常知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製馳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能夠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天長地久。六合以是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穀,常德乃足。常德乃足,複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樸散則為器,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賢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滿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悠長。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以是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善;重積善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能夠有國;有國之母,能夠悠長;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